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浊水难攀清路尘,偶曾先后掌丝纶。
归来久侍茵凭旧,至后初逢梅柳新。
湖水攲斜应有意,春光漏泄不无因。
绛帷幸许天荒破,日日当为问道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题为《邦衡置酒出小鬟予以官柳名之闻邦衡近买婢名野梅故以为对》。诗中,诗人以清浊相对的意象开篇,表达了对官场与世俗的疏离,以及对回归自然和纯净情感的向往。"浊水难攀清路尘"暗示了仕途的艰难与尘俗的困扰,而"偶曾先后掌丝纶"则回忆起自己曾经的官场生涯。
接着,诗人通过"归来久侍茵凭旧,至后初逢梅柳新"描绘了归隐后的宁静生活,以"旧"字表达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新"字赞美春天的到来和生机盎然。湖水的倾斜似乎寓含深意,春光的泄露也暗示着自然的秘密,这些都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敏感和欣赏。
最后两句"绛帷幸许天荒破,日日当为问道人"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希望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探寻和学习,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个人经历与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不详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自我居洪府,从公父子游。
至言今在耳,往事忍回头。
风急唐山垄,云埋石月楼。
生刍无路奠,洒泪寄东流。
学重今颜子,年高汉伏生。
鲤庭传道德,鳣序列公卿。
忠孝平生事,诗书后世名。
于公无一憾,多士自伤情。
识面嗟虽晚,论心乐未央。
经帷叨并席,官舍许连墙。
俶讶亲针石,俄惊授印章。
梅花佳句在,无复铁心肠。
北客今无几,公才合奋飞。
再期骞禁密,仍世摄途归。
星动尚书履,霜留御史威。
桑榆初未逼,何乃露先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