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潘端叔送行二首(其一)

君公隐牛侩,文休食马磨。

身则困空乏,道为如切磋。

昧者不知此,轻受郑灼唾。

遑乎欲奚为,况觅阳春和。

余惟素贱贫,学晚仍废惰。

念将求岁馀,要必取日课。

向来四方游,不办一室坐。

已深芜秽遭,更值雪霜挫。

兹行自栖迟,讵得嗟轗轲。

固殊南山归,敢曰东山卧。

胡为论知仁,乃复称同过。

我无归去辞,君有归来些。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翻译

您隐居于市井之中,像牛侩一样生活,文休先生却在研读马经。
您的生活困顿,但追求道义如同打磨玉器般精进。
不明事理的人不了解这些,轻易接受别人的指责。
您何苦如此,更何况寻求那温暖的春天呢。
我本贫穷,学习又晚且懒散,
想到要有所作为,每日必有功课计划。
过去四处游历,连一间静室都无法拥有。
如今住所荒芜,又遭受风雪摧残。
这次出行,我只能独自忍受,怎能叹息坎坷。
这与南山归隐不同,我怎敢说效仿东山再起。
为何谈论知人论世,还要称我们有过相似的经历。
我没有离开的理由,而你似乎有回归的意愿。

注释

君公:指某位隐居者。
牛侩:古代买卖牛的经纪人。
文休: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榜样。
食马磨:研读马经。
困空乏:生活贫困。
如切磋:比喻精进不息。
郑灼:可能指批评者。
唾:唾弃。
阳春和:温暖的春天,象征美好的生活。
素贱贫:一向贫穷。
废惰:懒散。
岁馀:一年的时间。
日课:每日的学习计划。
四方游:四处漂泊。
一室坐:有一间自己的房子。
芜秽:荒芜脏乱。
雪霜挫:风雪的打击。
栖迟:停留,犹豫不决。
嗟轗轲:叹息困厄。
南山归:隐居南山。
东山卧:东山再起。
论知仁:谈论知人善任。
同过:有过相似的经历。
归去辞:离开的理由。
归来些:回归的意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次韵潘端叔送行二首》(其一)中的片段。诗人以潘端叔的送行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选择隐居生活的理解和自己的感慨。诗中提到“君公隐牛侩”,暗指友人像古代的贤士那样,选择避开世俗的喧嚣,如同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般低调生活。而“文休食马磨”则是借典故表达友人追求精神层面的磨砺,如同文士研读经典,不求物质享受。

诗人感叹自己虽然也明白这些道理,但因贫穷和懒惰,未能像友人那样坚持学习和修身。他承认自己过去四处漂泊,没有固定的居所,生活条件恶劣,又经受雪霜之苦。尽管如此,他决定改变现状,每日自我要求,不再抱怨困顿。诗人表示,他的归隐并非如陶渊明那样完全退出尘世,而是有所保留的,不同于潘端叔的彻底隐居。

最后,诗人质疑那些谈论知仁之道的人,为何还要称他们与自己有过相似的经历。他表明自己并无归隐的决心,而潘端叔的选择则显得更为决绝。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自省,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复杂情感和对自己人生的反思。

收录诗词(3728)

赵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 字:昌父
  • 号:章泉
  • 籍贯:郑州
  • 生卒年:1143年~1229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衡州先生游花光因泛舟过向园示坐客之作

使君有佳招,宿雨晓更惊。

晨起候天色,对岸烟岚生。

使君匪遨游,因行问农氓。

农氓趋急务,欢然慰中情。

天公亦喜事,为办终日晴。

唤酒屡酌客,往往颜半赪。

兴乘不暇止,遂作浮舟行。

园荒久关闭,谁复相逢迎。

但馀古梅花,点缀莓苔轻。

想其种莳时,老大繇孩婴。

中筵出高唱,妙绝五言城。

勇起欲强和,愧此淫哇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毕叔文借示郭峡州诗二轴志其所见

真行黄家元祐脚,隐帙奥篇穷秘阁。

计其胸中所馀地,数百犹能君辈著。

中朝文物政须此,刺史郎官谩今昨。

脑脂遮眼失乘黄,安得金篦令刮膜。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毕叔文携坡帖及与季真给事倡酬诗卷见访于邢大声家相与观之明日次韵淳熙癸卯正月二十有一日也

精金美玉当难朽,白衣苍狗终何有。

胡为径欲老东坡,应坐生时宿南斗。

何时斯文日再中,共推元祐超群公。

衮衣已易深衣古,醴酒宁思客酒浓。

当年政化方随日,诏访贤良设科十。

玉堂发策肆雄深,四海旁招无遁逸。

缅惟贞观图凌烟,功臣剑佩空跄然。

未如武德藏书府,至今名字星日悬。

君之曾祖我高祖,想象闻风谓千古。

书藏东里罔或存,集喜西台刊未睹。

相逢已足慰悲凉,墨妙更许窥家藏。

趣奇造异两邢子,置酒共亲灯烛光。

形式: 古风

江山道中

萧萧风雨急还休,无数仓官立道周。

多少诗情浑漫兴,烟云不隔四山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