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符锡所作的《送别钟上舍》。诗中以送别友人为背景,表达了深厚的情谊与对友人的关切。
首联“卓斝谁怜爨下桐,通家东祖谊应重”描绘了送别的场景,以“卓斝”(高脚酒杯)和“爨下桐”(灶下的梧桐树)为意象,暗示了离别时的愁绪与对友情的珍视。通过“通家东祖谊应重”,强调了两家之间的深厚关系,预示着即使分别,这份友谊也应被重视。
颔联“宦情瘴海三千里,客梦天门十六峰”运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友人远行的艰辛与遥远。宦情,指官场的遭遇;瘴海,形容南方湿热地区;天门,这里可能是指通往远方的山峰。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劳顿的担忧,也暗含了对友人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颈联“疋马又看分落木,片云何处望飞龙”进一步描绘了友人离别的情景。疋马(匹马),单骑远行;分落木,指落叶纷飞的景象,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离别的哀愁。片云,轻盈的云朵;飞龙,可能象征着友人的远行或理想。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孤独旅程的同情与对未来的期待。
尾联“南来鸿雁将春信,尊酒还堪一笑逢”寄托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美好祝愿。南来鸿雁,常用来比喻归乡的旅人;春信,春天的消息,暗示了友人归来的时间。尊酒,盛酒的器具,这里指聚会饮酒;一笑逢,预示着未来相聚时的欢笑。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早日归来、重聚欢笑的美好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送别友人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