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明湖宴集,赠单公子鉊二首(其二)

阶前委毛羽,山雀了今生。

满牖空晴景,开帘失晓声。

栖边笼自挂,啄处粒还盛。

此恨谁当识,娃僮倍有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湖畔宴集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首句“阶前委毛羽,山雀了今生”以山雀在阶前遗落羽毛,象征着生命的终结,引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接下来,“满牖空晴景,开帘失晓声”则通过窗户内外景色的变化,表现时光流逝之感,窗外晴朗的景象与室内失去清晨鸟鸣的寂静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

“栖边笼自挂,啄处粒还盛”两句,通过描述鸟儿在笼中的生活状态和觅食的情景,暗喻人被束缚或生活的单调乏味。最后,“此恨谁当识,娃僮倍有情”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无奈与哀愁,同时也流露出对身边陪伴者的深切情感,娃僮(仆人)的“倍有情”反衬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贵与复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由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刻思考,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383)

李宪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酬赵伯式

自识文心拙,何曾解称时?

虽蒙先达赏,未免寸衷疑。

是试皆求入,无名不见遗。如何垂盼处?

辛苦独能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题芸涧图,留赠宋氏兄弟

好是清溪大树庄,庄多松柏绕溪旁。

雪中不厌立寒月,雨后每来看夕阳。

此地几人同啸咏,他年有梦惜风光。

漫留粉本何须重?一载相依未可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郭里南太守见过,即送往兰州

忆我悬弧辰,祝念在四方。

读书缅往迹,壮志常慨慷。

无由致身远,空负七尺长。

里井闲岁月,奄忽四十霜。

故人帝都来,舆马惊村庄。

昔为同学友,今佩太守章。

别离二十载,遍游雍与梁。

屡嗟蜀相功,几回吊秦皇。

朝当出玉门,熊首指敦煌。

逝将从子去,行行至洛阳。

逶迤过商山,遂经渭水旁。

渭水绕长安,自昔争名场。

所求如未遂,贤达亦感伤。

感伤可奈何,绝塞观大荒。

单于遗垒在,瀚海何茫茫。

遐览一挥涕,沈抱庶可扬?

负疴不获俱,坐令悲穷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青州馆对月,忆叔白、子乔南行

一片家山月,分程照远游。何时渡湘水?

今夜宿青州。独卧未安枕,对吟应在舟。

那堪两地恨?并入北堂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