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由夏孙桐创作,描绘了一幅战后流离失所、故人重逢却物是人非的凄凉景象。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感慨。
首先,“劫灰吟未了”,开篇即点出战乱背景,暗示了词中人物经历的动荡与痛苦。接着,“正庾郎萧瑟,江关秋老”两句,通过描绘秋日江边的萧条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氛围,预示着人物心境的沉重。
“寒枝夜乌绕”一句,以乌鸦环绕枯枝的形象,象征着孤独与哀伤,进一步深化了词中人物的情感状态。紧接着,“况相逢南雁,诉将怀抱”两句,借南雁南飞的自然现象,比喻人物之间的相遇,同时也表达了他们试图通过交流来慰藉彼此心灵的愿望。
“风烟坐啸”描绘了人物在战乱后的无助与迷茫,而“满奚囊、愁缣恨草”则形象地展示了他们内心的愁绪与愤懑。接下来,“盻春回、节物关情,漫惜冻杯倾倒”几句,表达了对春天回归的期待,但又因现实的残酷而感到无奈与悲伤。
“闻道。承平追溯,四印高斋,擘笺摛藻”几句,回忆起往昔的宁静与繁荣,对比当前的动荡与困苦,更显出词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珍惜。随后,“音沉韵杳。黄垆畔、记曾到。话春明前事,荒驼残陌,凭续梦余后稿”几句,通过回忆往事,寄托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重建家园的希望。
最后,“怕听它、暮雨吴沤,断肠苦调”表达了词人对未来的担忧与恐惧,担心战乱带来的痛苦会再次降临,令人动容。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深刻反映了战乱背景下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