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十二月六日与亥白兄携酒游凌云山

脚踏凌云峰,手摩大佛顶。

大佛缩项向西笑,公等观世真平等。

是时水涸江水间,一山浓翠浮波间。

古洞轰轰答人语,悬崖奇木根如环。

倾耳附石壁,风浪声潺潺。

大笑如游海门国,眼前只少松寥山。

兴到亲提一壶酒,兄酬弟劝环山走。

酒肉淋漓过戒坛,寺僧扪舌如狗馋。

开山凿险谁之功,后有韦皋前海通。

一心爱人如爱佛,挥金剜眼皆英雄。

我辈来游直游戏,姓名何必留天地。

碑版零星碎欲无,千年生死真容易。

却对山泉怜浩劫,泉清恐有蛟龙蛰。

人外寻诗呼白云,石根温酒攒红叶。

荒祠四面青山青,大苏独坐愁零丁。

我拉遗像欲飞去,旁人指点疑仙灵。

不封万户侯,不识韩荆州。

停舟聊痛饮,醉中并忘凌云游。

隔江遥问汉嘉守,此游颇胜东坡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亥白兄在壬子十二月六日游览凌云山的场景。诗人以轻快的笔触,通过登山的感受和所见景象,展现了山势的峻峭、自然景观的奇特以及历史遗迹的沧桑。大佛的形象生动有趣,山间水声潺潺,仿佛置身于海门国般的壮丽景色之中。他们饮酒作乐,豪情壮志,对寺僧的描写则带有戏谑之意。

诗人感慨人生短暂,碑文残破,暗示历史的无情。他对山泉的怜悯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流露出来,同时借景生情,唤起对大苏东坡的怀念。最后,诗人以洒脱的态度表达,游玩凌云山并非追求功名,而是纯粹的享受和情感寄托,即使醉酒也忘却了尘世的忧虑。在与友人的互动中,他们的情感交流超越了世俗的功利,显得尤为珍贵。整首诗寓含哲理,语言生动,富有画面感,展现出清代文人墨客的游历之乐。

收录诗词(288)

张问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 字:仲冶
  • 生卒年:1764—1814

相关古诗词

腊八日过叙州(其一)

风掠晴云澹不收,夕阳吹影上扁舟。

帖山楼殿平如画,插水林峦碎欲流。

爆竹声繁逢腊日,荔枝香冷过戎州。

船窗自击泥头酒,味谏轩南为少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腊八日过叙州(其二)

碧水丹山好画图,一江金翠影模糊。

层峰细碎通乌撒,古塔高寒表庆符。

蛮女蹋歌愁欲绝,巴船维缆暮相呼。

题诗真作天涯客,何必淹留笑贾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白帝城

直为高光死,英雄独使君。

山川犹涕泪,城郭自风云。

雉堞临江出,鹃声隔岸闻。

巴人真梗绝,容易话三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冬夜稚存招同寿民雪中饮酒既醉作歌

雪光忽照玻璃盏,城南故人争折简。

藻翰纷飞酒气浓,化身十万难分遣。

驱车我独访洪厓,七年古雪曾同埋。

旧诗重读天犹笑,有客旁观呼绝调。

扛来大瓮高于我,我击泥头客吹火。

夜色苍茫天乍低,须眉恐被同云裹。

一园老树枝杈丫,盘空千翅飞惊鸦。

举杯临风问黑帝,谁储万斛空中花。

空中花影英英白,铺向人间作瑶席。

鳖饮轮囷牛饮豪,此中醉卧能留迹。

呜呼百年聚散如鸿爪,傀儡登场任颠倒。

瞥眼流光唤不回,浮踪一过真如扫。

飞金尊,击玉壶,仰天叩缶声乌乌。

不知二豪侍侧是何物,但觉我非故我吾忘吾。

今之歌者其谁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