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暄甚人多疾十六日风雨作寒气候方少正作短歌以记之

昔我从行台,宿师南山旁。

仲秋已戒寒,九月常霣霜。

入冬即大雪,人马有仆僵。

土床炽薪炭,旃毳如胡羌。

果蔬悉已冰,熟视不得尝。

猎骑荷戈归,争献狐与狼。

是时意气快,岂复思江乡。

迩来四十载,馀景迫耄荒。

结茅镜湖曲,气候岁靡常。

残暑排不去,单衣作重阳。

霜晚木未丹,地燠草不黄。

玄冥失号令,疟鬼意颉颃。

忽焉风雨恶,纵击势莫当。

颇疑地撼轴,又恐河决防。

和泥补窍穴,乞火燎衣裳。

霰雪虽未作,疾疠幸退藏。

风炉荠糁美,瓦甑粳饭香。

比邻共安健,相与歌虞唐。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昔日我随从出行,夜宿在南山边的军营。
中秋已感凉意,九月常降霜雪。
进入冬季便大雪纷飞,人马有的冻僵。
土制的床铺烧着木炭,毡毛如同胡人的装束。
水果蔬菜都已冻结,看在眼里却无法品尝。
猎人们扛着武器归来,争相献上捕获的狐狸和狼。
那时心情畅快,哪里还会想念故乡。
近年来已过四十年,剩下的岁月接近老迈。
我在镜湖湾搭建茅屋,这里的气候年年变化无常。
残暑难以驱散,只能穿着单衣过重阳。
秋霜降临树木还未变红,地面温暖草木不黄。
冬天的寒冷失去了控制,疟疾鬼也嚣张起来。
忽然风雨交加,猛烈无比难以抵挡。
我怀疑大地都在震动,又担心河流决堤。
用湿泥修补房屋漏洞,借火烤衣服取暖。
虽然没有降下霰雪,疾病瘟疫暂时隐退。
风炉煮荠菜粥美味,瓦罐蒸的粳米饭香气扑鼻。
邻居们共同健康,一起唱起虞舜和唐尧的歌谣。

注释

从行台:随从出行的官署。
南山旁:南山边。
仲秋:秋季的第二个月,农历八月。
戒寒:感到寒冷。
馀景:剩余的岁月。
镜湖曲:镜湖湾。
气候岁靡常:气候变化无常。
疟鬼:古代指引发疟疾的邪灵。
纵击:猛烈攻击。
轴:地球的地轴。
河决:河流决口。
荠糁:荠菜粥。
虞唐:虞舜和唐尧,古代两位贤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十月暄甚人多疾十六日风雨作寒气候方少正作短歌以记之》。诗中描绘了诗人早年在边疆的经历,那时气候严寒,冬季大雪纷飞,人们生活艰辛但充满豪情。后来诗人年事已高,居住在镜湖畔,气候变化无常,即使是秋季也依然炎热,霜降后气候并未转凉,反而疟疾横行。风雨突至,诗人担忧自然灾害,只好修补房屋,保暖度日。尽管如此,他仍能欣赏到风炉煮荠菜的美味和炊烟袅袅的温馨,邻里和睦,共同度过艰难时刻,以歌谣抒发对古代盛世的怀念。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卜居二首(其二)

南浮七泽吊沉湘,西溯三巴掠夜郎。

自信前缘与人薄,每求宽地寄吾狂。

雪山水作中?味,蒙顶茶如正焙香。

傥有把茅端可老,不须辛苦念还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枕上口占三首(其二)

蹋雨敲门觅季夷,襞笺同和仲高诗。

回思五十年前事,恰似今宵梦里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送李舍人赴阙

执简曾闻侍玉螭,谪仙才调尽推奇。

能将苦语康时病,更遣丹诚动主思。

北阙亲朋瞻旧德,东吴山水入新诗。

知公自有经纶术,会见飞翔集凤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丈人观

黄金篆书扁朱门,夹道巨竹屯苍云。

崖岭划若天地分,千柱耽耽压其垠。

缨冠肃谒丈人君,广殿空庭吹宝熏。

摩挲画墙手为皲,异哉山巙与土羵。

物怪齾齾冠丘坟,仙人佩玉杂帨帉。

手整貂冠最不群,欲去不忍恨日曛。

道翁采药昼夜勤,松根茯苓获兼斤。

人芝植立彊骨觔,狗杞群吠声狺狺。

山炉小甑吹幽芬,朱颜不饮常自醺。

我亦宿诵五千文,一念之差堕世纷。

逝将从翁走如麋,隐书秘诀何由闻。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