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密令杨彦文再举学官皆中正

三年不相见,相见当何时。

曩别不谓久,后期庸可知。

周南滞留地,宿昔太史悲。

春草愁山中,王孙发垂丝。

怀宝常若迷,献玉常若疑。

闻君已屡荐,终岁独差池。

得鹿在诡遇,亡羊实多岐。

著书成自乐,回首空相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寄密令杨彦文再举学官皆中正》。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杨彦文的深切思念与关怀之情。

首句“三年不相见,相见当何时。”道出了长时间未见的思念与对重逢的期待。接着,“曩别不谓久,后期庸可知。”表达了对过去分别时间虽长却未觉久远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再次相聚的不确定感。

“周南滞留地,宿昔太史悲。”引用了古代历史中的典故,暗示了友人可能遭遇的困境或挫折。“春草愁山中,王孙发垂丝。”描绘了一幅春日山中草木葱郁、王孙(此处指友人)愁绪满面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思念之情。

“怀宝常若迷,献玉常若疑。”以怀才不遇、献身未知的比喻,表达了对友人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担忧。“闻君已屡荐,终岁独差池。”提到友人虽多次被推荐,但始终未能如愿,流露出对友人命运的同情与无奈。

最后,“得鹿在诡遇,亡羊实多岐。”以得鹿与失羊的典故,寓意人生道路的曲折与不确定性。“著书成自乐,回首空相思。”则表达了即使在孤独中创作也能找到乐趣,但心中对友人的思念却始终无法消减。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赠黄子温别

双鸿俱异乡,来集清川流。

鸣声偶邂逅,形影共沉浮。

一以风波去,一以罦网留。

去留虽殊趣,失侣自怀愁。

五里一敛翼,十里一回头。

有情同覆载,谁免顾朋俦。

南国江海阔,丰年稻梁优。

力弱霜霰繁,无因携汝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同谢十三赋盆池

碧沼含白水,动摇明镜光。

浮沉见鱼乐,舒卷闻荷香。

赏玩兹有适,纷嚣因以忘。

多君江湖意,不复疑坳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咏庭前箭竹

冉冉东南美,托根郡在兹。

凤凰不可待,岁月方屡移。

非复山林意,空馀霜霰姿。

清风有时至,独与幽人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新置盆池种莲荷菖蒲养小鱼数十头终日玩之甚可爱偶作五言诗

采芳未盈手,积润不满寻。

游鱼亦何乐,幽客同此心。

安排在所寓,相与忘浮沉。

济理趣自足,孰知慕高深。

鹏翻荡沧海,龙起焚山林。

体妨反多累,岂若终蹄涔。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