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熥所作的《送高广文之蜀》其一,通过送别友人前往蜀地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未来旅程的关切与祝福。
首句“金粟台前别”,以金粟台为背景,点明了送别的地点,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略带伤感的氛围。接着,“征帆夕照催”描绘了友人乘船远行的情景,夕阳西下,帆影渐远,既表现了时间的紧迫,也暗示了离别的不舍。
“猿声巫峡听”一句,运用了巫峡的典故,不仅渲染了旅途的凄清与孤独,也暗含了对友人旅途艰辛的担忧。“马帐锦城开”则转而描绘了友人到达目的地后的景象,锦城即成都,这里用以形容繁华与美好,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期许与祝福。
“闽海风尘隔”一句,通过“闽海”与“风尘”两个词组,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离开熟悉的环境,踏入未知世界的艰难与挑战。“巴流日夜回”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旅程的漫长,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平安归来的深深祝愿。
最后,“此乡多俊彦,若个子云才”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赏与期待,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能在异乡有所作为的美好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离别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