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黎孺旬

黄鹂鸣已急,柳絮落纷纷。

竹屋飘寒雨,绳床冷白云。

夜虫违伏枕,芳草怨离群。

独有梧桐月,清光如待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哀愁的夜晚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多种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略带孤独的情感氛围。

首联“黄鹂鸣已急,柳絮落纷纷”以黄鹂的急促鸣叫和柳絮的纷飞起始,不仅展现了春末夏初时节的生机与活力,也暗示了时光的匆匆流逝。黄鹂的急鸣似乎在催促着季节的更迭,而柳絮的飘落则预示着繁华即将消逝。

颔联“竹屋飘寒雨,绳床冷白云”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清冷的感觉。竹屋在寒雨中显得格外孤寂,而绳床上的冷云则仿佛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与忧郁的象征。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巧妙地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伤。

颈联“夜虫违伏枕,芳草怨离群”则将情感推向了高潮。夜虫试图远离伏枕,似乎在逃避某种难以言说的困扰;而芳草则因失去了同伴而感到怨恨。这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自然界的生物以情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同时也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

尾联“独有梧桐月,清光如待君”收束全诗,以梧桐月的清光照应开头的黄鹂鸣叫,形成一种循环往复的美感。月光如同等待着某人的到来,既是对前文情感的呼应,也是对孤独与期待的深刻表达。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有对孤独与寂寞的深切感受。

收录诗词(716)

李云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怀仙诗寄唐美卿于三山

曾随鹤驭去,云外挟飞仙。

玉袂一为别,金镳遂杳然。

青鸾书不达,弱水棹难前。

空结游仙梦,三山何处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僧林

梵宇幽寻处,僧林日暮时。

寒泉过石急,清磬出花迟。

问竹猿先觉,穿松鹤自随。

白云莫飞去,长共尔为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梁无畸

士当微贱日,谁不愿知名。

及自都通显,何曾有令声。

浮沉非尔意,穷达见人情。

慎惜前途辙,毋令负平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答黎美璋

竹窗窗外月,流影入帷寒。

尚忆清秋夜,同君倚槛看。

相思劳梦寐,遥望隔林峦。

伫立闻飞鸟,因声报羽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