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夜纳凉》由明代诗人田登所作,描绘了深秋之夜诗人独自纳凉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与思考。
首联“暑退蝉鸣秋气清,傍檐枯坐旅愁并”以夏日的离去和秋蝉的鸣叫作为背景,渲染出一种清冷而略带孤独的氛围。诗人独自坐在屋檐下,枯坐中似乎带着一丝旅途中的愁绪,将读者引入一个静谧而又略显忧郁的场景之中。
颔联“香沈夜榻疏灯暗,云捲晴空孤月明”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夜幕降临,香炉中的香气渐渐消散,昏暗的灯光映照着四周,天空中的云朵被卷起,露出了明亮的孤月。这一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颈联“覆载敢忘犬马报,江山终结鹭鸥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感和忠诚。在这样的夜晚,诗人不仅反思个人的情感,更思考着如何报答国家与社会,以及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这句诗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理想的追求。
尾联“天涯此日还为客,后夜清光何虚盈”则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个漂泊在外的旅人。在未来的某个夜晚,当再次仰望星空时,他或许会感到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悲观,而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期待着未来的光明与希望。
整体而言,《秋夜纳凉》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旅人在秋夜中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高远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