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余太常观国招抚江南航海至新会八首(其八)

舳舻千里快乘风,百粤三韩去路通。

岛树隐霞春绰约,梅花吹雨晓空濛。

水环鳌极坤维碧,云捧蓬莱日色红。

驰志伊吾鸣剑夜,中兴今待汉臧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航海远行的壮丽景象与诗人对未来的期待。首句“舳舻千里快乘风”以豪迈之气开篇,形象地展现了船只在辽阔海面上乘风破浪的壮观场景,表达了航行者的勇往直前的精神。接着,“百粤三韩去路通”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暗示了航海路线的广泛,连接了多个地域,象征着交流与融合的广阔前景。

“岛树隐霞春绰约,梅花吹雨晓空濛”两句,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海上风光的变幻多姿。岛屿上的树木在晨光与霞光中若隐若现,春意盎然;梅花在细雨中轻轻摇曳,晨雾弥漫的天空显得格外朦胧。这些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旅途中的美好与希望。

“水环鳌极坤维碧,云捧蓬莱日色红”则将视角转向更广阔的宇宙空间,通过“水环”、“鳌极”、“坤维”等意象,展现了海洋与大地的壮丽景象,而“云捧蓬莱日色红”则寓示着理想与希望如同日出般灿烂,预示着未来的光明与辉煌。

最后,“驰志伊吾鸣剑夜,中兴今待汉臧宫”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复兴与个人抱负实现的期待。这里引用了历史典故,伊吾鸣剑夜与汉臧宫的故事,象征着诗人渴望在国家复兴的大业中发挥自己的力量,实现个人的理想与抱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历史典故的结合,既展现了航海旅行的壮阔与美丽,又寄托了诗人对国家繁荣与个人理想的深切期盼,是一首富有深意与情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23)

罗蒙正(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独秀峰即事呈都阃诸公

独秀峰前鬼燐青,战尘未洗血痕腥。

城扉寒掩平川日,烽火明连远戍星。

汀雁失群秋漠漠,树乌无梦夜冥冥。

莲花柏树多材俊,早晚山林见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寄黄尚书

尚书昔日弦歌地,芳草萋萋满讼庭。

上界仙题丹桂籍,南州人诵瑞兰铭。

黄云覆垄秋尝稻,铁键长歌夜不扃。

离乱如今那可说,荒郊过雨髑髅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甲子年九月二十五日西寇犯高凉战于坡山

原头铁骑气如云,妖祲西来白昼昏。

千里西风吹战血,半营残月照城军。

灶寒尚认飞仙迹,骨冷难招猛士魂。

盛代怀柔资辅治,两阶干羽已敷文。

形式: 七言律诗

高州寄友人

梅花又发去年枝,游子天涯未授衣。

旧友别来书满箧,新居兵后草生扉。

青霄有路凌风到,紫水无槎溯月归。

岁晚望乡心最切,太行东北白云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