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乐斋补弟子员信诗以复之

差慰书香不断传,归来先咏采芹篇。

狼烟以后千馀里,鸡曙从前二十年。

漫道青衿同拾芥,敢将晚岁废良田。

淹留独笑小痴叔,犹住江南黄叶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得乐斋补弟子员信诗以复之》由清代诗人许传霈所作,通过文字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富含哲理的情感。诗中既有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传承的感慨,也有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思考。

首联“差慰书香不断传,归来先咏采芹篇”,开篇即点明了主题——对知识和文化的传承。诗人以“书香”象征着知识与文化,表达出对这一传统价值的珍视与传承的决心。“归来先咏采芹篇”则暗示了诗人归家后,首先吟诵的是关于采集芹菜的篇章,这不仅是一种文学上的习惯,更可能寓含着对生活琐事的热爱与关注,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体悟。

颔联“狼烟以后千馀里,鸡曙从前二十年”,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时间的跨度与空间的距离。前一句“狼烟”常用来形容战争或紧急情况,这里可能象征着历史的动荡与变迁;后一句“鸡曙”则代表黎明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开始。这两句通过时空的转换,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对未来的展望,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历程中变化与不变的思考。

颈联“漫道青衿同拾芥,敢将晚岁废良田”,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与价值的探讨。青衿是古代学子的服饰,此处借指学生或学者。诗人在此提出疑问,是否所有的学生都应像拾芥一样追求微小的利益?同时,诗人又表明自己不会在晚年放弃耕耘,即不会因为年老而停止追求知识与智慧的积累,体现了对学习与成长的坚持。

尾联“淹留独笑小痴叔,犹住江南黄叶天”,以自嘲的方式结束全诗,形象地描绘了一位独自留在江南、面对黄叶飘落的场景中的诗人形象。这里的“小痴叔”可能是诗人对自己的一种戏谑称呼,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同时,“犹住江南黄叶天”也暗示了诗人对江南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对时间与空间的感悟、以及对个人成长与追求的反思,是一首富有内涵与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632)

许传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怨诗行

天道悠且长,人命一何促。

百年未几时,奄若风吹烛。

嘉宾难再遇,人命不可续。

齐度游四方,各系太山录。

人间乐未央,忽然归东狱。

当须荡中情,游心恣所欲。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沃]韵

满歌行

为乐未几时。遭时崄巇。逢此百罹。零丁荼毒。

愁苦难为。遥望极辰。天晓月移。忧来填心。

谁当我知。戚戚多思虑。耿耿殊不宁。祸福无形。

惟念古人逊位躬耕。遂我所愿。以兹自宁。

自鄙栖栖。守此末荣。暮秋烈风。昔蹈沧海。

心不能安。揽衣瞻夜。北斗阑干。星汉照我。

去自无他。奉事二亲。劳心可言。穷达天为。

智者不愁。多为少忧。安贫乐道。师彼庄周。

遗名者贵。子遐同游。往者二贤。名垂千秋。

饮酒歌舞。乐复何须。照视日月。日月驰驱。

轗轲人间。何有何无。贪财惜费。此一何愚。

凿石见火。居代几时。为当欢乐。心得所喜。

安神养性。得保遐期。为乐未几时。遭世崄巇。

逢此百罹。零丁荼毒。愁懑难支。遥望辰极。

天晓月移。忧来填心。谁当我知。戚戚多思虑。

耿耿不宁。祸福无刑。唯念古人。逊位躬耕。

遂我所愿。以兹自宁。自鄙山栖。守此一荣。

暮秋烈风起。西蹈沧海。心不能安。揽衣起瞻夜。

北斗阑干。星汉照我。去去自无他。奉事二亲。

劳心可言。穷达天所为。智者不愁。多为少忧。

安贫乐正道。师彼庄周。遗名者贵。子熙同巇。

往者二贤。名垂千秋。饮酒歌舞。不乐何须。

善哉照观日月。日月驰驱。轗轲世间。何有何无。

贪财惜费。此何一愚。命如凿石见火。

居世竟能几时。但当欢乐自娱。尽心极所嬉怡。

安善养君德性。百年保此期颐。

形式: 乐府曲辞

淮南王

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楼与天连。

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汲寒浆。

饮少年。少年窈窕何能贤。扬声悲歌音绝天。

我欲渡河河无梁。愿化双黄鹄还故乡。还故乡。

入故里。徘徊故乡苦身不已。繁舞寄声无不泰。

徘徊桑梓游天外。

形式: 乐府曲辞

俳歌辞

俳不言不语。呼俳噏所。俳适一起。狼率不止。

生拔牛角。摩断胃耳。马无悬蹄。牛我上齿。

骆駼无角。奋迅两耳。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