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闯贼陷宁武关周总兵战死

大呼高帝出城闉,三百年来此一身。

帐下投醪多战士,军前拔帜是孤臣。

裹尸不愧真男子,擐甲曾闻有妇人。

若使将军犹未死,彗芒那敢近中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末年,甲申年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陷宁武关,周总兵英勇战死的场景。诗人魏象枢以慷慨激昂的笔触,展现了周总兵忠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首联“大呼高帝出城闉,三百年来此一身”,开篇即以“大呼”、“高帝”、“三百年”等词,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英雄的豪迈气概。这里的“高帝”可能暗指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可能是对周总兵所代表的明朝忠贞精神的一种象征性表述。通过“出城闉”这一动作,形象地表现了周总兵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英勇姿态。

颔联“帐下投醪多战士,军前拔帜是孤臣”,进一步描绘了战场上的激烈战斗。在“帐下投醪”这一细节中,诗人巧妙地将士兵的士气与将领的决策联系起来,暗示了周总兵不仅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还深得士兵们的爱戴和拥护。而“军前拔帜”则直接展示了周总兵作为“孤臣”的英勇行为,他不仅坚守阵地,还亲自参与战斗,拔掉敌方旗帜,彰显了其非凡的勇气和决心。

颈联“裹尸不愧真男子,擐甲曾闻有妇人”,是对周总兵英勇牺牲的赞颂。这里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裹尸”与“不愧”、“真男子”相对照,强调了周总兵即使面对死亡也不后悔,展现出真正的英雄气概。“擐甲曾闻有妇人”这一句,虽然字面上看似矛盾,实际上是在赞扬周总兵的英勇和坚韧,同时也暗含对女性在战争中的特殊贡献的肯定。

尾联“若使将军犹未死,彗芒那敢近中宸!”则是对周总兵英勇事迹的总结和对未来局势的担忧。如果周总兵还活着,那么像彗星般迅速崛起并威胁到朝廷的势力,恐怕也不敢轻易靠近。这句话既是对周总兵英勇行为的崇高评价,也是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周总兵英勇事迹的描述,展现了其忠贞不渝、英勇无畏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忧虑。

收录诗词(11)

魏象枢(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海口柬李芳洲

积水流天外,茫茫万里秋。

估船经岛国,潮响到城楼。

浩荡乾坤小,奔腾日月浮。

蓬莱君咫尺,果否有沧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长安喜逢彭禹峰

湖海元龙气未除,雄心寂寞付樵渔。

樽开北海新桑落,膝抱南阳旧草庐。

倜傥指挥天下事,才华驱使古今书。

含香朝罢门庭冷,扫径同君赋《子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孙九畹佥宪蜀中

画省人空鸟昼啼,使君持节汉江西。

驿亭虎斗惊乡梦,栈道蛇盘怯马蹄。

荒服旧传盐井远,烽烟近报雪山低。

蛮方万里归王会,漫向甘泉说碧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赠巢梅峰候调旋里

此日才听故国钟,风吹石岸冷芙蓉。

河鱼晓进高堂膳,蜡屐晴登少室峰。

十载还乡人老大,三春伏枕梦从容。

草堂暂卧仍须出,未许香醪醉菊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