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树穴兰(其二)》,作者是明代的陈献章。诗中,诗人以大树为寄托,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他将春风中的树木比喻为承载自己情感的载体,仿佛能收纳和传递心中的“骚怨”。秋月则映照着琴声,增添了诗意的意境,暗示着诗人可能在借音乐抒发内心世界。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南极的山峰相连,东边的大海广阔无垠,展现出宏大的地理画面。然而,诗人居住的地方并非近处,这或许寓言了他内心的漂泊或追求远方的理想。
最后两句,“所栖非近地,持赠若为情”,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故乡、难以亲近的情感依恋,以及对远方友人或理想之地的深深思念。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借物抒怀,展现了诗人深沉而细腻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