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湖西失水道有作寄沈孟刚(其一)

扁舟一棹过湖西,芦苇丛深去路迷。

刘阮天台更何处,重来难觅旧桃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乘着小船在湖上航行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探索的渴望。首句“扁舟一棹过湖西”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独自驾舟,悠然自得地穿越湖面的画面。接着,“芦苇丛深去路迷”一句,通过芦苇的茂密和道路的模糊,营造出一种探索未知、寻找方向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思考。

“刘阮天台更何处”这一句,巧妙地引用了古代神话故事中刘晨、阮肇误入天台山遇仙女的典故,将现实与传说交织在一起,增加了诗歌的浪漫色彩和深远意蕴。这里的“天台”不仅指地理上的天台山,也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之地或精神的归宿。

最后一句“重来难觅旧桃溪”,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再次寻回那种感觉的困难。这里的“桃溪”可能暗指桃花盛开的溪流,是诗人记忆中美好景象的象征。整句诗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也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33)

李胜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湖西失水道有作寄沈孟刚(其二)

平湖远挂一帆风,烟水茫茫入望中。

水道忽迷天又晚,芦花深处问渔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杂咏

折得野棠花半开,媚人颜色傍樽罍。

东风瞰我灯前醉,又送啼鹃雨后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书田家壁

四顾溪山景物嘉,欢同野老话桑麻。

数声鸡犬白云坞,半亩池塘青草蛙。

官税早偿农力足,茅檐低逐竹篱斜。

我来应作田园主,宛是柴桑处士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过龙门滩同元帅叔至应天府

浪拍龙门乱石滩,满篷风雨听潺湲。

东迎麻口一村水,西望泾阳数点山。

千古诗名留白下,半生心事损朱颜。

短吟寄语岩栖士,莫道功名只等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