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骨颂

清扬巧笑倾人城,骄气矜色增我慢。

无始时来生死趣,八万苦业所依止。

皮肤落尽露拴索,一切虚诳法现前。

不见全牛可下刀,无垢光明本三昧。

形式: 古风

翻译

清秀的笑容能迷倒整个城市,骄傲的神情增添了我内心的傲慢。
从无始以来,生死的趣味就存在,所有的苦难业力都是它的依托。
肌肤消逝,只剩下束缚的痕迹,虚幻不实的法术都显露无遗。
无法在完整的牛身上找到下手之处,无暇的光明正是三昧真谛的本质。

注释

清扬:形容女子容貌清秀。
巧笑:甜美的笑容。
倾人城:迷倒众生。
骄气:骄傲的态度。
矜色:自持美貌。
我慢:自我膨胀的傲慢。
无始时来:自古以来。
生死趣:生死的奥秘或乐趣。
八万苦业:佛教中指八万种烦恼和业力。
依止:依托,依赖。
皮肤落尽:形容肌肤消逝。
露拴索:露出束缚的痕迹。
虚诳法:虚幻不实的法术。
现前:显现眼前。
全牛:完整的牛,比喻事物的全部。
下刀:下手处理,此处可能指洞察或理解。
无垢光明:没有瑕疵的光明,象征智慧。
三昧:佛教术语,指心神专注、领悟真理的状态。

鉴赏

这首诗名为《枯骨颂》,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诗中以"清扬巧笑倾人城"起笔,形象地描绘了一位女子的魅力,然而接下来笔锋一转,指出这种外在的美和骄傲自满只会让人沉溺于生死轮回之苦,"八万苦业所依止"暗示了人生的苦难与业力。"皮肤落尽露拴索"象征着生命的虚幻和束缚,"一切虚诳法现前"揭示出世间万物的虚妄本质。

最后两句"不见全牛可下刀,无垢光明本三昧"则寓言般地表达了对超越世俗智慧的追求,意指只有洞察事物本质,如同庖丁解牛般看到"全牛"而非局部,才能达到无垢无染、明心见性的人生境界,即"三昧",也就是佛教中的最高觉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女子的美与苦的对比,以及对生死、虚幻的深刻剖析,传达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超脱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柳闳展如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有意于学故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八字作诗赠之(其八)

八方去求道,渺渺困多蹊。

归来坐虚室,夕阳在吾西。

君今秣高马,夙驾先鸣鸡。

慎勿取我语,亲行乃不迷。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柳闳展如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有意于学故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八字作诗赠之(其五)

陆沈百世师,寄食鲁柳下。

我今见诸孙,风味窥大雅。

大雅久不作,图王忽成霸。

伟哉居移气,兰鲍在所化。

形式: 古风

柳闳展如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有意于学故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八字作诗赠之(其三)

霜威能折绵,风力欲冰酒。

勤子来访道,枵然我何有。

寝兴与时俱,由我屈伸肘。

饭羹自知味,如此是道不。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柳闳展如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有意于学故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八字作诗赠之(其六)

圣学鲁东家,恭惟同出自。

乘流去本远,遂有作书肆。

日中驾肩来,薄晚常掉臂。

徒嚣终无赢,归矣求己事。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