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信道所藏李元素淮山清晓图

长淮宛转淮山麓,浩荡淮光酿山绿。

侧峰横岭巧连延,直自钟山彻浮玉。

晓来烟霭与风尘,面目参差未是真。

中宵沆瀣一濯洗,突兀了观清净身。

阳乌飞出扶桑路,却拂群阴披宿雾。

朝晖千丈卧长虹,曙色半岩横匹素。

须臾溪壑渐分明,怪底悬崖化赤城。

风传粥板僧定出,露湿野巢鹤梦惊。

玄晖旧笔绝俗韵,元素豪夺紫泥印。

秖今元素入穷泉,惜哉一代风流尽。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晨曦中的淮山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淮山在清晨烟霭与风尘中的朦胧美态。诗中通过“长淮”、“淮山”、“浩荡淮光”等意象,勾勒出淮水与山峦相依的壮丽景象。接着,诗人运用“侧峰横岭”、“直自钟山彻浮玉”等描绘手法,展现了山峦的连绵不绝和层次感,使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进入夜晚,诗人以“中宵沆瀣一濯洗”描绘出夜空的清朗,通过“突兀了观清净身”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日出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驱散了夜间的阴霾,诗人以“阳乌飞出扶桑路,却拂群阴披宿雾”形象地描绘了这一过程,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随后,诗人通过“朝晖千丈卧长虹,曙色半岩横匹素”进一步渲染了晨光的辉煌与山岩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最后,诗人以“须臾溪壑渐分明,怪底悬崖化赤城”收尾,不仅描绘了景色的变化,也隐含着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感慨。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淮山清晓的自然景观,还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87)

王寂(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雪桥清晓图

山翁卧听溪风急,夜半筛珠落窗隙。

千岩浩荡失故态,万径荒寒灭人迹。

拿舟欲访戴安道,截岸层冰正堆积。

翩然清兴不可遏,侧望招提无咫尺。

摄衣便挈蛮童去,秃袖抱琴龟手漆。

长桥蜡屐拄枯藤,卓破横江玉龙脊。

粥鱼晨磬声未了,扣门唤起弥天释。

开轩对榻谁宾主,呵手续弦坐摇膝。

从来支许事幽寻,放意茶颠恣诗癖。

虎溪相送尚迟留,更待林梢挂苍璧。

形式: 古风

题高敬之所藏云溪独钓图

疏帘留客昼偏长,茗碗告罢新炉香。

主人不恤寒具手,为出牙签古锦囊。

鹅溪半幅开平远,天际归舟烟树晚。

钓翁蓑笠钓沧浪,一波不动风丝软。

吾家旧隐柳溪閒,误落红尘不放閒。

披图便觉清兴发,恍若坐我黄芦湾。

黄陵翩翩贵公子,爱画乞诗差可喜。

幸今老父眼尚明,莫惜千金访茧纸。

形式: 古风

题张运使梦景图

点鞭长算收馀暇,忙里偷閒真倒蔗。

北窗鼻息落庭花,一榻清风不论价。

平生雅志一丘壑,小梦江山犹命驾。

云低平野暗溪树,雨淋层峰补天罅。

老农市酒唤归渡,渔伯舣舟枫树下。

开囊检得春草句,挥洒短轴争脍炙。

夜凉吹笛当抗衡,槐火石泉足更霸。

披图撩我倦游兴,念念莼鲈乞长假。

与君田里马牛风,蜡屐篮舆趁莲社。

画工岂识梦中诗,他日须烦息轩画。

形式: 古风

王子告竹溪清集图

溪山佳处多荒僻,豹雾蛟涎断人迹。

纵能陟险一登赏,重茧百休疲峻陟。

岂知城市有林泉,杖屦相从都咫尺。

寻常四友会真率,茗具酒尊随所适。

竹风细细几席静,花雨冥冥巾帽湿。

逸休方与圣贤对,观妙超然存目击。

吹台名士意领略,手弄蒲葵坐摇膝。

吾宗盘礴拊长松,似伤材大时难得。

漳川野老气豪迈,陪谒龙颜秖长揖。

琴书笑咏有真乐,不减仙翁戏巴橘。

九原死者如可作,应恨乌丝欠珠璧。

兰亭滕阁久寥落,岁月转头驹过隙。

愿君此画更珍藏,此会他时恐难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