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十五首(其六)

想绮窗琴边书畔,离怀一样相忆。

添得缄楼几多话,目断江天无极。

扪胸臆、既相识,如斯不若休相识。

亲围难即,但计算征途,丁宁母弟,前路慎眠食。

留不住,惭愧石尤无力,去帆千片如织。

秋江正可迟迟去,争奈铜镇催逼。

缁尘域、欢钗佩,衣冠知己都难得。

老天催抑,教比客来南,南人往北,又不插双翼。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押[职]韵

鉴赏

这首《摸鱼儿》是清代诗人蒋士铨的作品,情感深沉,描绘了离别之苦与对亲友的深切思念。

首句“想绮窗琴边书畔”,想象着在华丽的窗户旁,琴声与书卷相伴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离怀一样相忆”直接点明主题——离愁别绪,无论身处何地,都会想起彼此。

“添得缄楼几多话,目断江天无极。”在远离家乡的楼阁中,思绪万千,只能对着无尽的江天诉说心中的故事。这里运用了“目断”这一古典意象,形象地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深深思念和无法触及的无奈。

“扪胸臆、既相识,如斯不若休相识。”诗人内心挣扎,思考是否应该认识彼此,因为相识后却不得不面对离别的痛苦。这种矛盾的心理,反映了人世间复杂的情感纠葛。

“亲围难即,但计算征途,丁宁母弟,前路慎眠食。”在亲人团聚不易的情况下,诗人提醒自己和家人,要谨慎规划旅程,注意饮食起居,体现了对家人的关心和责任。

“留不住,惭愧石尤无力,去帆千片如织。”即使留恋不舍,也无法阻止离别的命运,诗人以“石尤”(一种阻碍行船的强风)自喻,表达内心的无力感。离别的船只如同织布般密集,象征着离别的频繁与无奈。

“秋江正可迟迟去,争奈铜镇催逼。”在秋天的江面上,本可以慢慢离去,但现实的束缚却让人无法从容。这里的“铜镇”可能暗指某种外在的压力或约束。

“缁尘域、欢钗佩,衣冠知己都难得。”在世俗的尘埃中,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实属不易,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老天催抑,教比客来南,南人往北,又不插双翼。”老天似乎在催促着人们四处奔波,无论是从南到北,还是从北到南,都无法轻易改变方向,仿佛翅膀被剪断,无法自由飞翔。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离别之痛与对亲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在现实压力下的人性挣扎,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257)

蒋士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苕生,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 字:心馀
  • 号:藏园
  • 籍贯:铅山(今属江西)
  • 生卒年:1725—1784

相关古诗词

摸鱼儿十五首(其七)

别燕云软红尘土,板舆一两轻御。

梦魂先到江南岸,画取尚书词句。

红几数、待小建,花坊碎锦亲题署。

黄莺相遇,认旧日使君,朱陈村里,乍暖劝农路。

燕支坞,坐领满身香露,寿觞欢进无数。

醉来可忆长安陌,二月街头卖处。

将母去、至乐在,田园此事教人妒。

好春遮获,索半臂偎寒,红妆举烛,续撰遂初赋。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十五首(其八)

指南天鸿来燕去,河干阅尽车马。

天涯修禊无多友,却又送君行也。

花信寡、只一树,长条斜映离亭写。

文章新价,想扁舟过处,还如莺掖,传说姓名雅。

吾庐在,不等求田问舍,驴车暂许停驾。

一年偷署湖山长,管领诗坛酒社。

堂上斝、照彩袖,宫袍乐事多牵惹。

凉秋新夏,愿旧疾消除,身如药树,习静寿萱下。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十五首(其九)

泛春游花明柳暗,轻舟自缓于马。

江乡十里珠帘卷,笑指状元来也。

情多寡、择好句,旗亭壁上亲题写。

春风无价,倘妙手传神,画来团扇,风度定闲雅。

清暇日,重启读书旧舍,古人谁足方驾。

天公厚意科名美,莫恋月村烟社。

抛酒斝、念国士,遭逢魏阙添萦惹。

翻经长夏,将后世评论,他年事业,料理一灯下。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十五首(其十)

接平泉玻璃万顷,旧开丞相花墅。

角巾曾咏澄江练,渌净执经堂户。

春申浦、记芳草,裙腰晒遍斜阳罟。

昔游佳处,但一著低回,水边林际,历历尽堪数。

曲江宴,忽漫绾人簪组,朱轮来往公府。

冰衔小署诗人字,臣本张溪渔父。

教画取、画叶叶,蜻蛉欸乃摇轻橹。

待持竿缕,把卅载忘机,临渊心事,细向惠施语。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