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陈和仲惠云山歌韵

幽人寻坦道,为言柔履刚。

所利在艰正,未取马逐良。

云山坐深窈,无人兰自芳。

青青松与竹,障暑拒雪霜。

人迹所罕到,亶为烟云乡。

老我志彫落,发苍而视茫。

怀哉此丘壑,闲踪寄忀徉。

人事辄往复,世虑忘暄凉。

书数种,琴一张,竹布充野服,筇杖替游缰。

生来坦率得自遂,客至嘲诮庸何伤。

非故逃名甘寂寂,攻嫌助长病茫茫。

君诗明澹起予意,留取伴我山中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隐士寻找平坦的道路,他说柔软可以承受坚硬。
他追求艰难中的公正,而非追求像马一样追逐优胜。
云雾缭绕的山林深处,无人欣赏兰花独自芬芳。
青翠的松竹抵挡暑热和严寒。
人迹罕至之处,实为隐逸者的理想之地。
年迈的我,心志已衰,白发苍苍,视力模糊。
我怀念这样的山水,闲适的生活让我流连忘返。
世事反复无常,我忘却了世俗的冷暖。
几本书,一张琴,竹布衣裳,手杖代替游走的马。
我生性坦率,随性而活,即使被嘲笑也无妨。
我并非刻意避名,而是甘于寂静,不惧疾病困扰。
你的诗清新淡雅,触动了我的心,就让它陪伴我在山中静藏。

注释

幽人:隐士。
坦道:平坦的道路。
柔履刚:柔软承受坚硬。
艰正:艰难中的公正。
马逐良:追逐优胜。
兰自芳:兰花独自芬芳。
障暑拒雪霜:抵挡暑热和严寒。
烟云乡:隐逸之地。
志彫落:心志衰落。
视茫:视力模糊。
丘壑:山水。
闲踪:闲适的生活。
人事辄往复:世事反复。
暄凉:冷暖。
书数种:几本书。
筇杖:手杖。
嘲诮:嘲笑。
庸何伤:有何妨。
攻嫌:避嫌。
病茫茫:疾病困扰。
予意:触动我的心。
山中藏:山中静藏。

鉴赏

这首宋诗《次陈和仲惠云山歌韵》是徐侨的作品,诗人以幽人的口吻,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超脱世俗的心境。首句“幽人寻坦道”描绘了隐士寻找平坦道路的情景,暗示了他对简朴生活的追求。接着,“为言柔履刚”寓意在艰难中坚持正道,不随波逐流。

诗人进一步强调了山中的宁静与芬芳,云山深邃,无人打扰,兰花独自绽放,象征着高洁的人格。松竹坚韧,抵挡风雨,象征着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他选择人迹罕至之处,享受远离尘嚣的生活,尽管年事已高,但志向依旧清晰。

诗中提到的“书数种,琴一张”,体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方式,以读书、弹琴自娱,衣着简朴,仅竹布为裳,以筇杖代步,展现出淡泊名利的态度。他自得其乐,即使面对客人的嘲笑,也无动于衷,更无意于追求名声,甘愿在寂静中度过余生。

最后,诗人赞赏友人陈和仲的诗作清新淡雅,能触动他的内心,决定将它珍藏在山林之中,作为陪伴自己隐居生活的佳作。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水、生活细节和个人心境,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

收录诗词(85)

徐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竹门

竹门何为设,护此自在身。

而有不知者,谓隔一切人。

门有闭有开,人有疏与亲。

闭以谢俗客,开以纳嘉宾。

或方计财利,我方甘窭贫。

或方图宦达,我方埋隐沦。

岂惟乖趋尚,诚亦困纠纷。

若夫道义交,开益所愿闻。

清幽能共适,淡薄能相因。

与夫学问徒,讲说敢辞勤。

义理滋我悦,诗书陶我真。

俱不役殽酌,且无昏精神。

然当时省己,勿或浪尤人。

古人重晚节,气衰当志新。

古人贵老成,齿颓资德尊。

初心苟无负,斯不愧斯门。

形式: 古风

舟溪吟

舟溪群山俱有情,禺昂环列如逢迎。

东出双秀高冲天,推先两峰当我前。

二水南来炯相顾,合流于西疑欲住。

成此溪山一段清,中有一园十亩平。

著我翛然数间屋,绕屋但栽竹与菊。

扶杖行舒景物娱,开卷坐对圣贤读。

嗟余藐焉天地间,居然分得此清闲。

毋馁浩然有以老,也应不负尔溪山。

形式: 古风

行行歌

行行兮何之,郊之畴兮山之径。

耕艺兮雨晴,樵牧兮昕暝。

室庐兮其伦,老稚兮其性。

负者蹇兮趋者劲,役而歌兮游以咏。

机杼兮国资,鸡犬兮家政。

草萋萋其青兮,木蔚蔚其盛。

吭林鸣兮尾川泳,空云腾兮月出岭。

威之霜兮风以令,胡然而然兮。

森森兮天之命,职我其间兮毋不敬。

形式: 古风

即事

在家贫亦好,居官贫更宜。

布被不妨温,菜羹有馀滋。

客至草具杯,事闲遣兴诗。

外此了无挠,澹然心地夷。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