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野火烧残竹数枝,诗魂飘荡定何之。
娟娟秋月照采石,不在荒坟在水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的画面,诗人薛师石通过"野火烧残竹"这一意象,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消逝。"诗魂飘荡定何之"表达了对李白这位诗仙的怀念,以及对诗歌精神永恒的追寻。"娟娟秋月照采石"则将读者带到了采石矶,这里是李白的墓地,但诗人强调的是月光洒在江边,似乎李白的精神并未局限于墓地,而是如秋月般照耀在水边,象征着他的诗歌与精神永驻人间。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寄寓了诗人对李白的敬仰和对诗歌艺术的崇尚。
不详
不到西湖今几时,十年双鬓欲如丝。
难寻和靖题诗处,空见梅花成老枝。
病里风光总虚掷,岸花园柳雨中休。
无端好客随春去,送酒吟诗一并愁。
独扶瘦杖欲经过,为问高僧意若何。
自倚神通能渡水,却言佛法本无多。
望夫一望几千年,苍藓何曾似翠钿。
却是春深更风雨,满身吹泪使人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