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隔树见秋灯

隔树见秋灯,青荧更可爱。

半笼宜叶疏,微透嫌枝碍。

深误暗虫投,静窥栖羽在。

望疑帘幕中,吟惜栏杆外。

月到冷光幽,风来孤影碎。

山客遥夜归,耿耿如相待。

形式: 排律

翻译

隔着树木看见秋夜的灯火,青色微光更显得可爱。
半掩在稀疏树叶下,微微透出又怕枝叶阻碍视线。
深陷于黑暗中的昆虫误以为是光源,静静地观察着栖息的鸟儿。
远望仿佛灯幕后有人,吟诗时又遗憾它在栏杆之外。
月光洒下清冷的幽光,风吹过使孤独的身影破碎。
山间的旅人深夜归来,明亮的灯火仿佛在等待着他。

注释

隔树:从树后。
秋灯:秋天的灯火。
青荧:青色微弱的光。
更可爱:更显得吸引人。
半笼:半遮半掩。
宜:适合。
嫌:担心。
暗虫:夜间活动的小虫。
栖羽:栖息的鸟儿。
帘幕:窗帘。
栏杆:围栏。
月到:月光照射。
孤影:孤独的身影。
山客:山间的旅人。
耿耿:明亮的样子。
相待:等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夜中山林间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隔树见秋灯,青荧更可爱"一句,通过秋夜微弱的灯光透过树木,勾勒出一种温馨而又带有几分寂寞的情调。灯光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柔和美丽。

接下来的"半笼宜叶疏,微透嫌枝碍"则是说树叶稀疏,使得月光也能穿透,但仍有些许枝叶阻挡,这种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感受和深切体验。

"深误暗虫投,静窥栖羽在"一句,表现了夜晚昆虫向光源飞舞,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宁静的观察者的心境。诗人似乎在静默中洞悉一切生命的动态和存在状态。

"望疑帘幕中,吟惜栏杆外"则是说诗人从远处望去,对室内的情景心存怀念,同时也在栏杆之外低声吟咏。这里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温馨生活的留恋。

随后的"月到冷光幽,风来孤影碎"则是夜晚更深时分,月亮投下斑驳的光辉,而微风吹过,让这份宁静中又夹杂了一丝寂寞和破碎感。

最后,"山客遥夜归,耿耿如相待"则是说山间的旅人在深夜归来,那种等待和期待的心情,就像是对亲人的思念一般真切而又充满了温暖。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生活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幅宁静、孤寂却又不乏温馨与生命力的夜景画卷。

收录诗词(208)

王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缙云县仙都山黄帝祠宇

我渡溪水寻荒村,群峰势若万马奔。

酣酣春色雪初霁,霭霭野气山犹昏。

琼楼金阙涤地尽,松柏半带斤斧痕。

要还清净扫尘俗,一炬劫火安得焚。

行人鞠躬下马拜,仙都妙理吾能言。

威神可畏凛如在,有台今亦祠轩辕。

当年垂衣正南面,制作取尽坤与乾。

凿开鸿荒肇人纪,首为区宇立本根。

风后力牧来联翩,神机开辟施无垠。

初传闻道广成子,后乃密契中皇君。

功高德大不可拟,几与造物分遗恩。

遥遥唐虞建炎运,万年圣子兼神孙。

至人御世用常道,飞升轻举安足论。

爰作一气生万物,奈何已把天人分。

伏羲八卦画已破,女娲欲补理亦繁。

飘然独返紫清去,却敛造化归金浑。

庙前仙石表今古,屹立霄壤争雄尊。

鼎湖可望不可见,意今后世难攀援。

顶中玄宫号泥丸,自然有路朝天阍。

此身内外神气合,俯仰自超生死门。

默运四时无诡异,试观日月谁吐吞。

祇今湖边送风雨,草木吹动旗与幡。

飘然十丈红菡萏,碧溪下插玻璃盆。

马蹄车辙不须有,虽迷襄野道自存。

岩泉夜发百谷响,洞庭乐声犹可闻。

山川古色藏妙意,谁与开涤明根源。

我谈希夷返淳朴,不假辩说波涛翻。

形式: 古风

蒙蔡藏用惠古风一轴叹仰不足辄赋病桐书为谢戚深而词哀耳

老境忧患集,坐受衰病侵。

山林成独往,樽酒惟孤斟。

万事信已矣,灭迹栖苍岑。

对镜未免愁,寒云生岳阴。

斯时琼瑶赠,无以报兼金。

酬之病桐诗,叹息成永吟。

风霜入枯枝,蝼蚁穿病心。

艳艳上林树,已朽难寄林。

幽人识爨下,取作绿绮琴。

拂拭延妙声,泠泠朱丝绳。

淳风散已久,世伪多洼淫。

一弄清风还,三古尽可寻。

自然俯仰中,山水见高深。

同心齐取舍,何叹异古今。

永真遇□赏,江海有知音。

形式: 古风

蔡天启作中兴碑诗且邀同赋

一日屠戮三庶人,天理已尽杀气昏。

青宫惴惴二十载,免祸自求黄屋尊。

忠臣开除两京路,未知日月双悬处。

归来祈哀语可怜,今日贵作天子父。

潇湘江边镵穹碑,烟云相连愁九疑。

湖南万古长嗟地,剩与屈贾添馀悲。

雄文漫郎来作吏,正色颜公谒西内。

两贤愤托金石坚,莫求此碑求此意。

休闯九阍诉帝傍,莫化杜鹃啼故乡。

磨崖难摧幽恨长,水流不尽山苍苍。

形式: 古风

墨君十咏(其五)舞月

江楼月下夜闻歌,不奈忠州刺史何。

轻袅腰肢更清峭,柳枝何似竹枝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