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履的《田至山口何山》以出山与入山的意象,表达了人生的起伏与困惑。首句“出山何如入山时”,以对比的方式,暗示了人生境遇的转变,既有出仕的期待,也有回归自然的感慨。次句“得则欢喜失则悲”,揭示了得失之间的感情波动,反映出人生的喜怒哀乐。
“既非长往胡不归”表达了对长久隐居的向往,但又因现实原因无法轻易离开。“有形虽远无形随”进一步强调了精神世界的追随,即使身在尘世,内心世界依然自由自在。接下来,诗人通过“同行之伴各有宜,故吾未辨今吾谁”,表达了对周围人事的困惑,以及自我认同的迷失。
“图中索骥徒尔为,骊黄牝牡神持机”运用典故,暗示了世间纷扰,难以看清真相,而真正的智慧在于内心的洞察。“旁人不信微乎微,丹青咏歌还相知”则表达出即使外人难以理解,诗画也能传达内心世界,找到知音。
最后,“不诗与图形乃遗,诗之图之形非迷”强调了诗画作为表达方式的价值,它们超越了物质形态,揭示了深层的精神世界。诗人感叹自己年事已高,“五十二岁气日羸”,预感到即将与山水告别,结尾“西风萧萧吹征衣”以景结情,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借山水之境,抒发了人生的哲理与情感,展现了王履深沉的人生观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