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至山口何山

出山何如入山时,得则欢喜失则悲。

既非长往胡不归,有形虽远无形随。

同行之伴各有宜,故吾未辨今吾谁。

图中索骥徒尔为,骊黄牝牡神持机。

旁人不信微乎微,丹青咏歌还相知。

不诗与图形乃遗,诗之图之形非迷。

自赏未已复自嗤,欲言不言忽忘之。

五十二岁气日羸,今当与尔常别离,西风萧萧吹征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履的《田至山口何山》以出山与入山的意象,表达了人生的起伏与困惑。首句“出山何如入山时”,以对比的方式,暗示了人生境遇的转变,既有出仕的期待,也有回归自然的感慨。次句“得则欢喜失则悲”,揭示了得失之间的感情波动,反映出人生的喜怒哀乐。

“既非长往胡不归”表达了对长久隐居的向往,但又因现实原因无法轻易离开。“有形虽远无形随”进一步强调了精神世界的追随,即使身在尘世,内心世界依然自由自在。接下来,诗人通过“同行之伴各有宜,故吾未辨今吾谁”,表达了对周围人事的困惑,以及自我认同的迷失。

“图中索骥徒尔为,骊黄牝牡神持机”运用典故,暗示了世间纷扰,难以看清真相,而真正的智慧在于内心的洞察。“旁人不信微乎微,丹青咏歌还相知”则表达出即使外人难以理解,诗画也能传达内心世界,找到知音。

最后,“不诗与图形乃遗,诗之图之形非迷”强调了诗画作为表达方式的价值,它们超越了物质形态,揭示了深层的精神世界。诗人感叹自己年事已高,“五十二岁气日羸”,预感到即将与山水告别,结尾“西风萧萧吹征衣”以景结情,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借山水之境,抒发了人生的哲理与情感,展现了王履深沉的人生观和艺术追求。

收录诗词(107)

王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外

此岳独灵异,勿向草木指。

迹不险与深,宁免复信耳。

山阴云际峰,翕忽未易拟。

得形于前辈,得神于自己。

縠也趁微风,文吾一池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玉泉院前亭上睡觉将治行而黄翁已遣僮以骊相候就宿其家戏题此于壁谢之

虚亭梦初断,落日在林杪。

行縢草屦正经营,山口宏声递空杳。

亭边引领感相慰,君意何多世何少。

掀髯岸帻掉鞅出,淡淡荒烟送归鸟。

玉川吃茶尚生两腋之清风,何况吾胸满贮三峰之大好。

不妨吐出与君看,但恐君家容不了。

形式: 古风

黄翁置酒问所见

六年观此怕登峰,虽与中邻似不逢。

一让老夫判死去,却探吾趣酒杯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初拟下山谒华阴庙归兴急不果

东面神飞西向还,一心双系渺茫间。

却随骊子长鸣去,竟是真闲是假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