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面深沉带地流,清风爽气入层楼。
倚栏却认登浮玉,平看沧溟万里秋。
此诗描绘了江面与大地相连,清风与爽气交织于高楼之上的景象。诗人倚靠栏杆,仿佛能辨识出远处的浮玉山,眼中所见是无垠的大海在秋日中展现出的宁静与辽阔。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以及诗人对这份美景的深刻感受。通过“深沉”、“清风”、“爽气”、“层楼”、“倚栏”、“浮玉”、“沧溟”等词语,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心旷神怡的意境。孔武仲以宋代诗人的视角,捕捉并表达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学理念,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不详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一别湖湘二十秋,飘然羁旅复萍浮。
冰霜入鬓殊非壮,星斗罗胸却似愁。
浊酒放歌朝拊髀,青灯苦学夜悬头。
惟应此乐无穷已,滚滚沧波尽即休。
日落怒号息,扁舟从此移。
巨鳞初脱鼎,劲翮不黏黐。
历历前征路,茫茫北去陂。
白沙聊系泊,灯火夜深时。
青山跬步去无由,唯有登临可散忧。
浮世只知轩冕乐,几人能得少时休。
珍台閒馆切昭回,笙鹤应无俗驾陪。
天浸祥池三岛向,春迷神囿百花开。
沙鸥汎汎人相近,风燕飞飞隼莫猜。
清洛故园荒径在,与君何日赋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