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寒食

旅食逢寒食,风声佐雨声。

野坟犹有主,客舍若为情。

家近心逾切,囊空眼便生。

庐山如不过,此去信无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在外漂泊时恰逢清明节,风雨声交织成凄凉的旋律。
野外的荒坟还有人祭扫,而我这旅人旅馆里的感情又该何去何从。
家乡虽近在咫尺,但心情却更加迫切,因为囊中羞涩,眼前景象显得更加凄凉。
如果无法越过庐山,这次的行程恐怕只会让我默默无闻。

注释

旅食:在外漂泊谋生。
寒食:清明节。
风声佐雨声:风雨声相伴随。
野坟:野外的荒坟。
主:主人或祭扫者。
客舍:旅馆。
家近心逾切:家乡近在眼前,心情更急切。
囊空:囊中羞涩,没钱。
庐山:庐山,地名。
过:越过。
信:确实,必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公升的《江州寒食》,描绘了旅途中遭遇寒食节的孤寂与困顿。首联"旅食逢寒食,风声佐雨声",通过写实的手法,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在寒食节这个传统的祭祖日,只能听到风雨声陪伴的凄凉场景。接着的"野坟犹有主,客舍若为情",暗示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野外的荒坟尚有主人祭扫,而他却无处寄托哀思,寓含了漂泊之感。

"家近心逾切",表达了诗人虽然家就在附近,但由于经济条件所限,无法归家,心情更加迫切。"囊空眼便生",则揭示了诗人囊中羞涩,生活艰辛,连眼前的路费都成问题。最后一句"庐山如不过,此去信无名",以假设的方式,表达了如果不能越过庐山(可能象征困难或阻碍),这次的行程将毫无成就,暗含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自己境遇的自嘲。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通过寒食节的特殊情境,展现了诗人身处逆境中的无奈与坚韧,以及对家乡和亲情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185)

罗公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表湖逢彭奇山

入眼溪山亦世情,故人无复旧家声。

卖刀未得逢龚遂,置醴那知为穆生。

相鼠聊为庆封赠,巨牛应待老瞒烹。

倘无听雨连床乐,惭愧先□冒暑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过嘉兴雪中

天末雄风捲白波,玉舟既晓泛银河。

不知瑞入耕畴未,但觉寒生客路多。

四海尽宽胡至此,一丘无分欲如何。

只因岁晚嘉禾道,剩要先生赋七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别次山馆中诸客

德星光照斗牛野,我亦沙鸥尾凤鸾。

聚首自怜我辈在,画眉莫与世人看。

正平幸作忘年好,灵运那知入社难。

明日回头别群玉,乱山何处兀孤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牢落

牢落岁时晚,天寒游子悲。

相几如赵壹,舌不救张仪。

梦短鸡声急,心飞雁足迟。

乱愁已堪织,零雨更如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