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落寞孤独的景象,开篇即以“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设定了一个萧索、浩瀚的背景。接着“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表达了诗人对勇武与友情的渴望,但却感到无从实现。
以下几句“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则通过 鹞和黄雀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命运的感慨与悲凉。鹞捕捉黄雀,是一场不平等的搏斗,黄雀被困在罗网中,而鹞则是猎者,享受着胜利的喜悦。
然而,随后“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却突然转变为一种解脱与自由。诗人以行动拯救了黄雀,这也象征着内心对正义与勇气的向往。
最后,“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中,黄雀在蓝天之下自由飞翔,以此作为对救赎者的感激和致意。这里的“少年”应指诗人自己,或是诗中虚构的人物,代表着一份纯真与美好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以及对于生命自由、友情和勇气的向往。
不详
如彼翰鸟,或飞戾天。
天覆何弥广,苞育此群生。
弃之必憔悴,惠之则滋荣。
庆云从北来,郁述西南征。
时雨中夜降,长雷周我庭。
嘉种盈膏壤,登秋毕有成。
人生不满百,戚戚少欢娱。
意欲奋六翮,排雾陵紫虚。
蝉蜕同松乔,翻迹登鼎湖。
翱翔九天上,骋辔远行游。
东观扶桑曜,西临弱水流。
北极登玄渚,南翔陟丹邱。
猗猗嘉禾,惟谷之精。其洪盈箱,协穗殊茎。
昔生周朝,今植魏庭。献之庙堂,以昭厥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