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法喜院是院一瓦一木皆自能师手而师丈室惟布衾木枕无复长物即之坐庞眉皓顶泊然似不能言者无乃真有道者耶(其二)

了无情解作攀缘,一钵三衣只兀然。

坐对青山不知老,学人休问祖师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无人能理解他的行为,只身背着行囊,身披三衣。
他静静地坐在青山前,岁月流逝却浑然不觉,修行者无需询问祖师的禅意。

注释

无情:无人理解。
解作:理解为。
攀缘:世俗的追求或依赖。
一钵三衣:僧人的简单行装。
兀然:孤独、独自的样子。
坐对:静坐面对。
青山:代指大自然或宁静的生活。
不知老:忘记岁月的流逝。
学人:修行者,学习佛法的人。
祖师禅:前辈高僧的禅宗智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在法喜院中的生活状态。首句"了无情解作攀缘"表达了此人已超脱世俗情感,不执着于世间纷扰。"一钵三衣只兀然"描述了他的简单生活,仅有一钵和三件僧衣,生活清贫却心境坦然。"坐对青山不知老"写他静坐山中,岁月流逝仿佛与他无关,达到了忘我之境。

"学人休问祖师禅"告诫他人不必探究他的禅修境界,暗示他已经达到了无需言语表达的高深禅定。接下来的诗篇提到作者舒亶观察到这位僧人的生活简朴,面容慈祥,眼神平静,似乎不善言辞,诗人认为这正是真正有道者的风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僧人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赞美了禅修者的超脱与淡泊,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的内省和宁静致远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196)

舒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 号:懒堂
  • 籍贯:慈溪(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41-1103

相关古诗词

题法喜院是院一瓦一木皆自能师手而师丈室惟布衾木枕无复长物即之坐庞眉皓顶泊然似不能言者无乃真有道者耶(其一)

抱山重屋两回廊,杉桧如云百尺长。

香火它年谁第一,老师辛苦顶如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题崇福禅院二首(其二)

龛灯隐隐夜初分,落果猿啼枕上闻。

客梦欲成成不得,一窗残月半床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题崇福禅院二首(其一)

一峰傍倚两山朝,云里龙孙响佩瑶。

长与幽人发高兴,不辞雨雪过溪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题福胜院

苍岩赤壁耸崎嵚,长者何年为布金。

却忆樵风生乳窦,万松回合两龙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