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谁将山杏胭脂色,来作江梅玉颊红。
但得暗香疏影在,不妨妆面对春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诗人以山杏的胭脂色比喻江梅的娇艳,将两者相提并论,形象生动。"谁将山杏胭脂色,来作江梅玉颊红"这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春天自然景色的喜爱和赞美,暗示了早春时节梅花的娇嫩与生机。
"但得暗香疏影在"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清香和疏影之美,即使没有繁花簇拥,只要那淡淡的香气和稀疏的枝影存在,就足以令人心生欢喜。"不妨妆面对春风"则赋予了梅花以人的姿态,仿佛它在春风中独自绽放,享受着春天的洗礼,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独立不群、傲然开放精神的欣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对山杏和江梅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坚韧品格的赞美。曾几作为宋代文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自然美,这首诗便是他这种审美情趣的体现。
不详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只道江梅发不迟,最先零落使人悲。
从今秾李花千树,未抵前村雪一枝。
江梅落尽红梅在,百叶缃梅剩欲开。
园里无人园外静,暗香引得数蜂来。
自公退食入僧定,心与香字俱寒灰。
小儿了不解人意,正用此时持事来。
一春雾雨暗溪山,城北城南断往还。
政是晴时君又去,望君烟艇有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