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范云的作品,名为《别诗》。从艺术风格和语言特点来看,这首诗体现了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致,以及作者对友人的深情思念。
"孤烟起新丰,候雁出云中。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开篇四句描绘了一种淡远的秋日景象。新丰之地升腾着孤独的炊烟,远处的雁阵在云端缓缓飞过,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又宁静的氛围。金城和玉门则是对某一地点的美好称呼,它们被轻柔的草丛与微妙的风息所围绕,增添了一份神秘而温馨的色彩。
"别君河初满,思君月屡空。折桂衡山北,摘兰沅水东。"
接下来的四句则转向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在河流初满之际,作者的心中却是月光下的孤独与寂寞。"折桂衡山北,摘兰沅水东"两句,则表达了一种仪式性的行为,即通过采集自然界中的元素(如桂、兰)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兰摘心焉寄,桂折意谁通。"
最后两句是对前述行为的内心独白。作者在询问,自己摘取的兰花和折断的桂枝所承载的情感,又能传达给哪一位知己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作者深沉而细腻的感情世界,以及在离别之际对友人思念之浓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