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七首(其一)

我闻度朔山,蟠桃何郁郁。

千岁才一花,结子复何日。

食之云不死,敷腴反枯质。

跨鹤凌九天,将共五龙匹。

谅非广成子,欲待安可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度朔山的蟠桃为切入点,展开对长生不老的哲学思考。诗人首先描绘了度朔山上的蟠桃茂盛繁密,却需要千年才开花一次,结出果实的时间更是遥不可及。接着,诗人提出食用蟠桃可以长生不死,但实际效果却是使身体变得干枯。这种看似矛盾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于长生不老这一主题的深刻反思。

“跨鹤凌九天,将共五龙匹”,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凡尘、与仙人并肩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这种追求可能带来的虚幻和难以实现。最后,“谅非广成子,欲待安可必”一句,诗人明确表示自己并非广成子这样的得道高人,对于长生不死的追求,是否能够实现,心中存疑。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探讨了生命、死亡、追求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邃思考。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诗七首(其二)

祖龙帝六合,不暇谈黄虞。

且复求神仙,入海窥方壶。

置酒阜乡亭,起然忘故都。

空留赤玉舄,安期今有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杂诗七首(其三)

种桑饲春蚕,桑叶何沃若。

种瓜待秋摘,瓜蔓何漠漠。

春秋各有获,在野犹可乐。

君看金张馆,草深狐兔宅。

勿较是与非,看云倚高阁。

形式: 古风

杂诗七首(其四)

大哉龙门树,郁郁上参天。

根株岂不固,小草还相缠。

蓐收行素秋,凄其风露寒。

病叶危欲堕,朔禽亦已迁。

朝华痛夕陨,掩泪复何言。

形式: 古风

杂诗七首(其五)

结束将何之,龙门访陈迹。

弁途及良辰,置酒别亲戚。

迢迢越千里,人马疲登陟。

大江不可济,天方限南北。

怅然回吾驾,去从山村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