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袁中道的《渡黄河》描绘了一幅寒冷而壮阔的冬日黄河景象。首句“如雪寒沙千里平”,以雪比喻黄河两岸的沙地,展现出一片辽阔而荒凉的景色。接着,“猛风虽尽浪犹惊”暗示尽管大风已停,但黄河波涛依旧翻滚,显示出黄河水势的不息与壮丽。
颔联“草经青女全无色,雁过黄河别有声”,通过写冬日草木因霜雪失去生机,以及北雁南飞时黄河上空的独特声响,进一步渲染了季节的冷寂和自然的变化。诗人借此寓言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变迁。
颈联“骑马久无浮宅梦,倚蓬忽动荡舟情”,诗人由眼前的黄河联想到了自己的漂泊生涯,骑马已久,却不再有安居乐业的梦想,倚靠蓬舟,又勾起了乘船渡河的感触,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尾联“可怜广武山常在,寂寞谁知竖子名”,以广武山的永恒与自身的短暂对比,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个人命运的感慨。广武山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而自己作为“竖子”(指地位不高的人)的名字,恐怕只有少数人知晓,流露出一种被遗忘的寂寥之感。
总的来说,袁中道的这首《渡黄河》以黄河为背景,寓言人生,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