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游石湖五首(其二)

楞伽山如九叠屏,何年截取匡庐青。

方同楚客赋招隐,不学诗人吟采苓。

僧蹊尽种苾刍草,梵夹遍写多罗经。

诸天只在雨花外,音乐六时来窈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释妙声的《次韵游石湖五首(其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山林景象。首句“楞伽山如九叠屏”,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楞伽山层峦叠嶂,如同巨大的屏风,展现出山势的雄伟壮观。接下来,“何年截取匡庐青”暗示此山曾与庐山媲美,其青翠之色仿佛被精心截取而来。

诗人游历于此,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方同楚客赋招隐”,他效仿古代楚国文人,寓言般地表达出对自然隐居生活的赞美和追求。然而,“不学诗人吟采苓”又透露出诗人并不像一般文人那样沉溺于吟咏采药的生活琐事,而是更倾向于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修行。

“僧蹊尽种苾刍草,梵夹遍写多罗经”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宗教氛围,僧人在此种植佛草,抄写佛经,营造出浓厚的佛教文化气息。最后两句“诸天只在雨花外,音乐六时来窈冥”,通过想象,将天界的音乐置于雨花之外,虚实相生,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与天籁共鸣的禅意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载体,融入了诗人对隐逸生活和佛教文化的独特感悟,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27)

释妙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游石湖五首(其三)

黄山高人之所居,金沙花明白石渠。

无钱爱养方外客,有口懒读人间书。

采来青菌总堪食,种得黄精还可储。

郭西十里不一到,题诗为问今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次韵游石湖五首(其四)

近闻移居湖水头,兰若下瞰沧波流。

猕猴夜偷锡杖去,鸥鸟日傍阑干浮。

扬州月照五湖白,洞庭木落三山秋。

相望只隔半江水,安得赠之双佩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游石湖五首(其五)

豫章禅伯最能诗,定水匡床面曲池。

騕袅来从西极道,凤凰借得上林枝。

昙花不比人间色,天女元非世俗姿。

忽把璚瑰惊十载,浙江东望慰深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才叔能

爱尔文章今擅场,天孙飘堕锦机张。

海东若道无奇士,僧中何为有此郎。

樱桃新荐忆相别,橘子初黄烦寄将。

䨥曹湖边读书处,向来弟子总升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