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二十一首(其三)

仲尼生而圣,天意固有在。

周流困车辙,浩叹欲浮海。

暮年归鲁邦,懿德垂纪载。

遗经何粲然,星汉发光彩。

赫赫文武功,巍哉唐尧治。

百年遵宪章,万世咸仰赖。

微乎吾仲尼,于今世犹瞆。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感兴二十一首(其三)》由元代诗人叶懋所作,通过对孔子的追思与感慨,展现了对圣贤之德的崇敬与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

首句“仲尼生而圣,天意固有在”,开篇即点明孔子自出生便具备非凡智慧与圣德,是上天赋予的旨意。接着“周流困车辙,浩叹欲浮海”两句,描绘了孔子周游列国,四处奔波,寻求实现其治国理念的艰难历程,以及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时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孔子的“浩叹”不仅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不满,也体现了他对于实现仁政理想的执着追求。

“暮年归鲁邦,懿德垂纪载”描述了孔子晚年回到故乡鲁国,将一生的道德与学问传承给后人,其高尚品德与卓越贡献被历史记载下来,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这一句既是对孔子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其深远影响的肯定。

“遗经何粲然,星汉发光彩”赞美了孔子留下的经典著作,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类思想的天空,其智慧与教诲如同星光般永恒闪耀。这里将孔子的著作比作星汉,形象地表现了其思想的深远影响和不朽价值。

“赫赫文武功,巍哉唐尧治”通过对比,将孔子的文治武功与古代帝王唐尧的治国能力相提并论,强调了孔子在文化与道德层面的卓越成就,以及其对社会秩序与和谐的贡献,如同唐尧的治国有着同样伟大的意义。

“百年遵宪章,万世咸仰赖”指出孔子的思想与行为准则,为后世提供了遵循的典范,其影响力跨越百年,影响着无数世代的人们。

最后,“微乎吾仲尼,于今世犹瞆”表达了对孔子的深深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思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孔子及其思想的了解与传承是否足够深入,是否真正理解和实践了他的教诲。这句话既有对孔子伟大贡献的颂扬,也有对当代社会文化传承问题的隐忧。

综上所述,《感兴二十一首(其三)》通过对孔子的追忆与评价,不仅展现了对这位伟大思想家的崇高敬意,也深刻探讨了文化传承与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如何更好地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议题。

收录诗词(67)

叶懋(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叶兰之父,有才识,善词章。官至大中大夫,嘉兴路总管,多政迹

  • 字:德新
  • 籍贯:鄱阳

相关古诗词

感兴二十一首(其四)

太公起东海,伯夷饿西山。

殷祀既革命,武王乃诛残。

如何叩马谏,英气凛莫干。

圣贤一出处,节义斯得完。

俯仰百世下,懿德两不刊。

呜呼振伦教,沉思良独难。

形式: 古风

感兴二十一首(其五)

伊尹放太甲,圣人用其权。

周公戮管蔡,大德无毫愆。

尧舜昔授受,执中乃经传。

经权两适用,天道何犹偏。

仲尼作春秋,幽光耿遗编。

一朝虽无位,垂训无穷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感兴二十一首(其六)

张仪作秦相,变诈如狐狸。

奸风长浇伪,仁义不足施。

苏秦复继起,谈辨誇雄词。

乾坤何扰扰,正气有醇醨。

颓波一泛滥,民生正堪悲。

吁嗟鬼谷子,吾欲诛其魑。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感兴二十一首(其七)

汉祖起丰沛,宽仁伐强嬴。

仗剑出大泽,卓然炎运兴。

邹轲述孔道,遗言炳如星。

虞舜窃父逝,天下鸿毛轻。

太公陷鼎镬,岌岌逃馀生。

沐猴果何人,乃欲分杯羹。

吾贤重瞳子,独匪人中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