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光如有嗣,吴魏岂胜诛。
这两句话出自宋代诗人张俞的作品,虽然完整的上下文没有提供,但从这两句来看,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批判态度。
“高光如有嗣”,这里的“高光”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杰出人物或是贵族,其“如有嗣”意味着他虽然有后代,但这些继承者并没有保持其高尚的光辉,反而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如暴政、腐败等,导致家族甚至国家的衰败。
“吴魏岂胜诛”,这句话则是对历史上的某些事件或人物进行评价,“吴”、“魏”可能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吴国和魏国,而“岂胜诛”意味着诗人认为某些古人的作为虽然在当时被认为是英明或正义,但到了后世看来,可能并不值得赞颂,甚至应该受到谴责。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历史观念,即评价一个时代或者人物的功过,不应只停留在表面,而应从长远和深入的角度进行考量。
不详
(《宋史》作张愈),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又字才叔,祖籍河东(今山西)。屡举不第,因荐除秘书省校书郎,愿以授父而自隐于家。文彦博治蜀,为筑室青城山白云溪。著有《白云集》,已佚
千年黄鹤无消息,满自空寒万里秋。
与谁天末分青髻,长向人间画翠峨。
昔乃荆棘荒,今为蕙兰袭。
康乐有情遥寄想,青溪句在十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