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陈文藻的《梅花》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孤寂的冬日梅花图景。首句“昨夜寒香破冻魂”,以“寒香”形容梅花在严寒中绽放,仿佛穿透了冬夜的寂静,触动了观者的内心深处。"一枝墙角倚黄昏",写出了梅花独自傲立于墙角,映衬着黄昏的余晖,显得尤为孤单。
次联“梦回孤馆尘无迹,春到空山月有痕”,通过梦境和现实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梅花的孤独,即使在梦中回到馆舍,也只剩下尘埃无痕,只有春天的到来在空寂山岭上留下了月光的痕迹,烘托出梅花坚韧的品格。
颈联“烟外板桥残雪岸,水边茅屋夕阳村”描绘了梅花周边的环境,远处的板桥、残雪、水边的茅屋和夕阳下的村庄,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偏远的画面,更显梅花的孤寂与清高。
尾联“可怜冷落西泠路,犹是亭亭立墓门”,“西泠路”可能寓指梅花生长之地,而“墓门”则暗示了梅花的凄凉命运,尽管如此,它依然挺立,展现出不屈的生命力和坚韧的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坚韧品格的赞美,以及对孤独境遇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