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黄恂甫丈归帆安稳图

波浪忽滔天,问涛神、掀翻海底何故。

帆脚下垂垂,龙堂里、谁更许人飞渡。

长年束手,倚桅骤听神乌语。隔江远树。

饶依旧桑田,一家团聚。

私怜橐笔驱驰,记六度飙轮,轻如鸥鹭。

令子喜同舟,长风起、商确木华词句。

瀛寰似镜,吮毫忘却惊人处。按图细数。

看六百人中,应多奇遇。

形式: 词牌: 南浦

鉴赏

这首《南浦》是清代诗人杨葆光对友人黄恂甫归帆安稳图的赞颂。诗中描绘了波涛汹涌的大海,波浪仿佛要将天地颠倒,但诗人通过“问涛神”这一拟人化的手法,引出对航行安全的关切与赞美。帆船在波涛中摇曳,如同在龙堂中穿行,象征着航海者的勇敢与冒险精神。

接着,诗人以“长年束手,倚桅骤听神乌语”描绘了老水手面对巨浪时的无助,以及突然听到神秘鸟语的惊喜,暗示了某种超自然力量的存在,为航行带来希望和指引。而“隔江远树。饶依旧桑田,一家团聚”则表达了对平安归来的渴望与喜悦,强调了家庭团聚的温馨与重要性。

后半部分,诗人以“私怜橐笔驱驰,记六度飙轮,轻如鸥鹭”赞扬了黄恂甫丈的才华与坚韧,他如同轻盈的鸥鹭,在海上留下了一串串轻快的足迹,记录下了六次航行的壮丽景象。接下来,“令子喜同舟,长风起、商确木华词句”进一步展现了黄恂甫丈与子同行,共同创作的场景,他们的作品如同商确木华般璀璨,充满了智慧与艺术的火花。

最后,“瀛寰似镜,吮毫忘却惊人处。按图细数。看六百人中,应多奇遇”表达了对黄恂甫丈航海经历的敬仰,认为他的故事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其中蕴含着无数令人惊叹的奇遇。诗人通过这幅画作,不仅赞美了黄恂甫丈的航海成就,也表达了对海洋探索精神的崇敬与向往。

收录诗词(86)

杨葆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绮罗香.题纨扇仕女

瘦影梧桐,微凉院落,人到愁城深处。

夜色沈沈,只听玉阶蛩絮。

拟腰肢、杨柳春风,比姿态、芙蓉秋雨。

甚凄凉、一曲琴心,无人堪解个中语。

伤时应叹未遇。那更谗工掩袖,蛾眉群妒。

纨扇秋风,吟到弃捐诗句。

问新妆、懒学趋时,任更箭、暗移清曙。

待知音、金屋相怜,贵时方共悟。

形式: 词牌: 绮罗香

水调歌头.庚辰中秋冯树丈以尊公少麇先生古铁斋图属题,次坡仙丙辰中秋词韵

娲氏有奇癖,炼石补苍天。

不知唾弃余石,沈没几何年。

岂意笔墨之外,独有参微妙法,屈铁一枝寒。

奇字古文趣,老曼钝丁间。小斋净,翻晋籀,倦忘眠。

梅花更有楼在,朱白剔方圆。

能解说经精义,更识说文余意,刻画艺才全。

秋夜展遗册,永叹月娟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庚辰中秋,用坡仙丙辰中秋韵

楼阁最高处,秋水亘长天。

剧怜江上明月,浩荡不知年。

但见圆灵清澈,倘少琼浆玉液,何计却秋寒。

千里共遥诉,疑在有无间。对良夜,思远道,难能眠。

有情最苦离别,难盼客中圆。

但愿杯中长满,更说坐中长醉,乐事到今全。

问月寂无语,桂影独便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瑶华.承露盘

官家富贵,历尽人间,算天浆独缺。

神明台上,君不见、有个铜仙高绝。

吉云五色,只臣朔、亲探丹穴。

剩到今、草没黄图,空道肌肤如雪。

汉家轶事遥稽,数五利文成,堪笑覆辙。

天高云表,千岁后、还共烟霞澌灭。

西王母去,纵灵液、难供饕餮。

问古来、多少神仙,尝遍玉杯清澈。

形式: 词牌: 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