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家藏石谷画卷与桐舟外子同作

寺古山高绕万松,幽人独坐听疏钟。

此中自有桃源乐,何必逃名赁庑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深远的山林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寺、高山、万松以及独自静坐的隐士形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首句“寺古山高绕万松”,以“古”字点明寺庙历史悠久,以“高”字形容山势险峻,而“万松”则渲染出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景象,三者结合,构成了一幅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图。这样的环境,为后文的隐居生活提供了背景。

次句“幽人独坐听疏钟”,“幽人”指隐居之人,“独坐”则强调了其孤独的状态,而“听疏钟”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平静。这一句通过声音的细节,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静谧感,同时也表达了隐士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接下来的“此中自有桃源乐”,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远离尘嚣、自得其乐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这里的“桃源乐”不仅指的是自然环境的美丽,更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满足。

最后一句“何必逃名赁庑舂”,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泊态度。在这样的环境中,隐士无需逃避名声,也不必为了生计而劳碌奔波,因为这里的生活已经足够美好和平静。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内心自由的追求,是对传统隐逸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和谐的山林隐居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以及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隐逸情怀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2)

张茝贞(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怀

啼鸦噪寒林,稻粱苦难得。

瞻望觅慈乌,哀鸣声转恻。

感此伤我心,泪下沾胸臆。

况复西风劲,众草起寒色。

遥念松楸静,回肠曲如结。

徘徊小窗前,天际孤鸿咽。

萱花当秋萎,群芳渐摧折。

白云去不息,忧思为谁说。

愤懑郁中怀,肝肺空自热。

翘首向穹苍,时事固莫测。

凄然发哀吟,感叹情何极。

形式: 古风

偶成

学以文章误,愁缘酒病成。

冰霜晨砚白,灯火夜窗明。

少贱真吾事,孤高岂世情。

深心终自许,期不负生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过憩云精舍

怜君多道气,携手入孤烟。

草径疏林外,柴门秋水边。

白云形外相,红树静中禅。

日暮承趺坐,同吟古佛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晚步东皋

雨歇东皋暝,村居事事闲。

诗情牛背笛,书稿夕阳山。

石笋锄云种,松苗带露删。

岭头新月上,一点破烟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