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有司置盗冢者于法,感作

生者与死者,阴阳分两界;

生或能互仇,死必无相害。

如何发丘壑,攫金肆无赖?

乃知厚葬非,斯世何昧昧!

或言晏与张,祸出人意外。

有盗掘张坟,漆城多珠贝;

既偿其大欲,畚土为掩盖。

继乃掘晏茔,仅一木胎带;群盗一何愤,弃之杂尘?。

此语殊不然,怀宝多自坏。

犀角及象齿,古今同垂诫。

煌煌有司言,所见何其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郑用锡的《闻有司置盗冢者于法,感作》以生死对比,揭示了贪婪与道德沦丧的主题。诗中指出,生者之间的仇恨可能延续至死后,但死亡却消除了这种可能性,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死亡的公正。然而,有些人为了敛财,竟不顾死者安宁,如盗贼挖掘张姓人家的坟墓,贪得珠宝,甚至不惜用泥土掩盖罪行。接着,诗人提到盗贼又转而挖掘晏姓的陵墓,但所得甚微,这引发了群盗的不满,最终将财物遗弃。

诗人借此批评了过度厚葬的习俗,认为这反而可能导致财物成为招致祸患的根源。他还引用犀角和象齿的例子,强调财富往往会带来自我毁灭。最后,他赞赏官府对盗掘坟冢者的严惩,认为官员的目光远大,看到了问题的本质。整首诗寓言深刻,警示世人要珍惜生命,避免贪婪导致的悲剧。

收录诗词(356)

郑用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任兵部武选司、礼部仪制司员外郎,著有《北廓园集》

  • 号:祉亭
  • 籍贯:清代台湾淡水
  • 生卒年:1788~1858

相关古诗词

生辰值雨作

占时过午节,翼日即弧辰;

宾朋前致辞,佥曰福天申。

繄余方苦旱,心忧眉亦颦;

敢期增大秩,愿享太平春。

为霖望穹昊,虔祷东海滨;

幸邀甘泽降,霢霂昏又晨。

苍苍不欺我,感召真如神。

事固有相值,天心非不仁。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闰五月七日儿辈续祝生辰

七旬逢七年,诞辰值七日;

既三复以四,遇闰数更溢。

七旬逢五月,五月正重午;

更欣夏日长,天中节再午。

嗟我岂蹉跎,汝欲将寿补。

大笑语群儿,更番为起舞。

二首与六身,测亥义亦古。

假年傥学易,河洛可参数。

形式: 古风

七年七月七日,景孙祀奎星,招七友为斯盛社,书此勖之

七月七日占星斗,胜友七人盛文酒。

心香一瓣拜奎星,天上文衡主持久。

相期云汉踏金鳌,山盘十五戴其首。

愿尔努力各飞腾,上应列星同携手。

神如首肯来默相,报赛年年荐蘩韭。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齿落志感

大造生人无虚设,此齿亦在五音列。

当其腭锋方少时,编贝一一恣餔歠。

饔飧不曾噬腊愁,称名可匹来嚼铁。

忽忽到今六十年,屠门每过空呜咽。

一饱惟求张苍乳,三寸终负张仪舌。吁嗟乎!

头童发白犹无伤,耳聋目昏尚可说;

奈此堂堂雍齿侯,无人为汝祝哽噎!

持粱■肥著力难,得毋彼天厌饕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