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道中次九逵韵(其二)

维扬烟水带江湖,仙客帆开十幅蒲。

不是白云遮望眼,平山山色本模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扬州道中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光。首句“维扬烟水带江湖”,点明了地点和环境,维扬即扬州,烟水弥漫,与江湖相连,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悠远的意境。次句“仙客帆开十幅蒲”,描述了船只在宽阔的水域上航行的情景,帆布展开,如同仙人驾舟,充满了浪漫与神秘色彩。

后两句“不是白云遮望眼,平山山色本模糊”,进一步深化了对景色的描绘。诗人似乎在说如果不是云雾遮挡视线,那平山的景色原本就是如此模糊不清,含蓄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云雾变幻莫测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扬州道中景色的独特感悟,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蕴含着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扬州

竹西箫管玉参差,柳外楼台舞陆离。

落日芜城非故国,春风后土有荒祠。

锦帆烟月千年梦,禅榻情怀两鬓丝。

二十四桥何处是,扁舟西去不胜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徐州清明

新烟一抹起茆茨,翠柳千门映酒旗。

此日断魂当客路,谁家溅泪有花枝。

等閒行役轻坟墓,忽漫逢春感岁时。

日暮满帆风猎猎,萧然双鬓不禁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泊舟泗上看月

停舟清泗兴无涯,夜起蓬窗看月华。

灏气一涵开玉府,镜光千道走金蛇。

碧空颠倒山流翠,白石巉岩浪蹙花。

酒醒分明天上坐,更从何处觅星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留城道中有张良祠

古堤杨柳绿丝柔,尽日南风送客舟。

百里青徐平入望,千年汴泗正交流。

草荒霸业春过沛,月满丛祠夜泊留。

老去马迁心尚在,不妨书剑事遨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