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灯夕

争放红蕖燎紫沈,胜游谁肯惜千金。

人和更有笙歌助,酒美应无巷陌深。

化国光阴方甚永,洞天风物不难寻。

如何可致吾民乐,长似熙熙此夜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奢华而欢乐的灯会,诗人韩琦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和谐。首句“争放红蕖燎紫沈”描绘了灯会上五彩斑斓、绚烂夺目的景象,红蕖(荷花)与紫沈(紫色的香料)的对比,既展现了色彩的丰富,也暗示了节日的喜庆氛围。接着,“胜游谁肯惜千金”表达了对这场盛宴的珍视与享受,即使花费千金也在所不惜,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热爱。

“人和更有笙歌助,酒美应无巷陌深”进一步渲染了现场的热烈气氛,音乐与美酒的结合,使得整个空间都充满了欢声笑语,仿佛连巷陌深处都能感受到这份快乐。这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人们在繁忙与喧嚣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与满足。

“化国光阴方甚永,洞天风物不难寻”则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环境的赞美,认为时间在这里似乎变得格外悠长,美好的事物触手可及,生活充满了无限可能。这种对现实的肯定与向往,是诗人内心深处对理想社会状态的憧憬。

最后,“如何可致吾民乐,长似熙熙此夜心”提出了一个深思的问题:如何才能让这样的快乐长久持续?“熙熙”一词,形容了人群的热闹与喜悦,表达了诗人希望这种和谐、快乐的生活方式能够成为常态,不仅仅局限于某个特定的夜晚,而是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场盛大的灯会,展现了宋代社会的繁荣景象、人民的幸福生活以及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是研究宋代社会文化、民俗风情的重要文献之一。

收录诗词(739)

韩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字:稚圭
  •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75年

相关古诗词

壬子春分方见迎春盛开以小诗嘲之

迎得新春入旧科,独先嘉卉占阳和。

今年顿被寒摧朽,应为尖头送暖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癸丑初拜先坟

昼锦三来治邺城,古人无似此翁荣。

首过先陇心还慰,一见家山眼自明。

酾酒故庐延父老,驻车平野问农耕。

便思解绶从田叟,报国惭虽万死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日早赴西坟

风入旌旗撼晓光,两茔亲展喜非常。

浓阴蔽野瞻乔木,逸势横天认太行。

自叹重茵宁及养,纵垂三组敢夸乡。

路人或指荣虽甚,明哲何如汉子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坟北观泉

坟北清泉味至甘,寺僧渟蓄已成潭。

跃鱼灵感思追孝,酌水高怀不戒贪。

万草日滋珠竞出,一天晴落鉴方函。

暂延嘉客求新句,欲创幽亭即就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