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岳为悼念王廷玉的父亲而作。通过“岂无死绥志,恸哭向阴山”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王廷玉父亲英勇牺牲的深切哀悼之情。接着,“失险六师破,冒围一士还”描绘了战场上的激烈战斗与王廷玉父亲的英勇事迹,展现了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随后,“仪床衣尚赤,墓道草空斑”两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父亲去世后的凄凉景象,通过红色的衣裳和荒芜的墓道,传达出深深的哀痛与怀念。最后,“边衅何人启,忠魂绕汉关”则提出了对引发边境纷争之人以及父亲忠诚守护国家之魂的感慨,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忠诚精神的崇敬。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王廷玉父亲英勇事迹的追忆和对其逝世后凄凉景象的描绘,深刻表达了对英雄的缅怀与对和平的向往,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忠诚、勇敢和牺牲精神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