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储巏的《灵山》描绘了作者对灵山美景的向往和探访的经历。首句“灵山慕名胜”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灵山的景仰之情,他特意在中午时分停下行程(“曦午停征轺”),换掉官服(“倒装换冠帻”),独自前往这座高峻的山峰(“径往凌岧峣”)。在攀登过程中,诗人亲手拨开茂密的草丛,思绪随着浮云飘荡(“思逐浮云飘”),显示出其内心的悠然与追求。
接着,诗人来到白塔前,感受到清风(“迢迢诣白塔,独立吹清飙”),这可能是他心灵的净化与静思时刻。离开寺庙(“回旋休缁庐”),他看到老屋坐落在山腰(“老屋依山椒”),周围是生活简朴的僧人(“野僧三四辈,衲破形容憔”),他们衣衫破旧,但精神饱满,共同过着清贫的生活(“共言山中贫,菽水聊今朝”)。
最后,诗人询问自己为何留恋此地,答案是寻求逃避繁重的征徭(“问渠何所恋,且得避征徭”)。整首诗通过描绘灵山的自然风光和僧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