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佐所作的《闻近有跃舞歌呼自谓寻乐者因再用韵(其二)》。诗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对人生境界的探讨。
首句“道心于我本非遥”,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道心的紧密联系,暗示了追求真理与内心的平静并非遥不可及。接着,“合一真传久寂寥”则表达了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孤独与寂寞,强调了真理探索之路的艰难与不易。
“茂叔每从颜学孔,咎繇曾致舜为尧”两句,通过引用古代圣贤的故事,进一步阐述了学习与实践的重要性。这里以孔子、颜回、咎繇和舜帝、尧帝为例,强调了通过学习古代圣贤的智慧,可以提升自我,实现个人的成长与进步。
“源泉混混须前进,松柏苍苍见后彫”则是对人生旅程的比喻,将个人成长比作不断前进的源泉,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也要坚持不懈。同时,也将个人品格的坚定比作不凋零的松柏,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最后,“此日登台遥引望,鸢飞应自在云霄”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展望与期待。站在高处远眺,如同翱翔于云霄的鸢鸟,自由自在,寓意着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与挑战之后,能够达到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对古代圣贤智慧的引用以及对人生旅程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真理、成长、坚韧与自由的深刻思考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