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齐天乐

清时乐事中园赋,怡情楚花湘草。

秀色通帘,生香聚酒,修景常留池沼。闲居自好。

奈车马喧尘,未教闲了。

把菊清游,冷红飞下洞庭晓。寻泉同步翠杳。

更将秋共远,书画船小。

款竹谁家,盟鸥某水,白月光涵圆峤。天浮浩渺。

称绿发飘飘,溯风舒啸。缓筑堤沙,渭滨人未老。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诗中通过“清时乐事中园赋”开篇,立刻就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欢愉气氛的园林世界。接着,“怡情楚花湘草”表现了诗人被四周生长的美丽景色所感动的情怀。

“秀色通帘,生香聚酒,修景常留池沼。”这几句通过对园中美景的描写,如鲜艳的花朵、清新的香气和精心修剪的景观,以及静谧的水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之美好的一种享受与珍惜。

“闲居自好。奈车马喧尘,未教闲了。”这两句传递出诗人对于忙碌世俗生活的一种厌倦和不满,以及渴望一种宁静安逸的生活状态,但同时也承认现实中难以完全摆脱那些喧嚣与尘埃。

“把菊清游,冷红飞下洞庭晓。”这里诗人通过赏菊和秋天落叶的情景,传达出对季节更迭和自然变化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而生的留恋。

“寻泉同步翠杳。”这句则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追寻清泉、漫步山涧的意境,传递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更将秋共远,书画船小。”这两句通过对秋天美景与艺术创作的结合,再次强调了诗人对于静谧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最后,“款竹谁家,盟鸥某水,白月光涵圆峤。天浮浩渺。称绿发飘飘,溯风舒啸。缓筑堤沙,渭滨人未老。”这些句子不仅描绘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更通过对竹林、水鸟、月光等元素的运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纷扰的哲思和对生命长青的期许。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深入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精神自由的追求。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台城路/齐天乐.饯干寿道应举

几年槐市槐花冷,天风又还吹起。

故箧重寻,闲书再整,犹记灯窗滋味。浑如梦里。

见说道如今,早催行李。

快买扁舟,第一桥边趁流水。

阳关须是醉酒,柳条休要折,争似攀桂。

旧有家声,荣看世美,方了平生英气。琼林宴喜。

带雪絮归来,满庭春意。事业方新,大鹏九万里。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台城路.送周方山游吴

朗吟未了西湖酒,惊心又歌南浦。

折柳官桥,呼船野渡,还听垂虹风雨。漂流最苦。

况如此江山,此时情绪。

怕有鸱夷,笑人何事载诗去。荒台只今在否。

登临休望远,都是愁处。

暗草埋沙,明波洗月,谁念天涯羁旅。荷阴未暑。

快料理归程,再盟鸥鹭。只恐空山,近来无杜宇。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台城路/齐天乐

老枝无著秋声处,萧萧倦听风雨。

暗饮春腴,欣荣晚节,不载天河人去。心存太古。

喜冰雪相看,此君欲语。

共倚云根,岁寒羞并岁寒所。

当年曾见汉馆,卷帘频坐对,飞梦湘楚。

叹我重来,何堪如此,落叶空江无数。盘桓屡抚。

似冉冉吹衣,颇疑非雾。素壁高堂,晋人清几许。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台城路.杭友抵越,过鉴曲渔舍会饮

春风不暖垂杨树,吹却絮云多少。

燕子人家,夕阳巷陌,行入野畦深窈。筹花斗草。

记小舫寻芳,断桥初晓。

那日心情,几人同向近来老。消忧何处最好。

夜深频秉烛,犹是迟了。

南浦歌阑,东林社冷,赢得如今怀抱。吟悰暗恼。

待醉也慵听,劝归啼鸟。怕扰离愁,乱红休去扫。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