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花前小宴述怀

瑞日瞳瞳正曙天,屠苏新酿出佳筵。

会宜花下浮三白,又在诗中过一年。

报国无谋唯助饷,生儿好学胜营田。

身閒最易光阴老,自笑光阴浪掷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旦早晨在花前举行的小宴会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色彩。首句“瑞日瞳瞳正曙天”,以“瞳瞳”形容朝阳初升时的明亮,营造出一种祥瑞的氛围,点明了时间背景。接着,“屠苏新酿出佳筵”,通过“屠苏”这一传统饮品,以及“新酿”与“佳筵”的搭配,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和主人对宾客的精心准备。

“会宜花下浮三白”,“三白”在这里可能是指雪花,暗示着新年降雪的美好景象,同时也寓意着纯洁与吉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花下共饮美酒,享受冬日雪景的美好愿望。“又在诗中过一年”,则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喜爱,以及通过文字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习惯。

接下来,“报国无谋唯助饷”,表达了诗人虽无建功立业之策,但愿意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资助军饷来支持国家事业的意愿。这种忠诚与奉献的精神,让人感受到诗人的高尚情操。

“生儿好学胜营田”,则是对子女教育的重视,认为培养孩子学习知识比经营农田更为重要,体现了对后代未来的期许和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最后,“身閒最易光阴老,自笑光阴浪掷偏”,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即使闲暇之时,也容易感到岁月匆匆,不禁自嘲自己在某些方面未能充分利用时间。这种自我反思和对时间价值的深刻认识,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哲理意味。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元旦花前小宴的温馨场景,还蕴含了对国家、家庭和个人成长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614)

林占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相关古诗词

依韵和籋云先生「百叶白桃花」

黛绿盈盈粉白堆,瑶池佳种想分栽。

风流欲并梅为偶,隐约浑看玉作胎。

一样天台云影簇,几分露井月痕猜。

平明移向宫门外,错认娥眉淡扫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閒居

深观事理历时艰,养拙年来独闭关。

阅世真如棋局变,辞官始觉布衣閒。

酒怀冷落愁中减,诗草零星病后删。

赖有小园堪涉趣,何须笠屐远看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凤鼻嵌顶晚眺

峦嶂层层景不凡,探游有客履巉岩。

披图碧海窥无际,携句青天问亦堪。

咳唾峰头惊倒瀑,模糊云际辨归帆。

登临饶得精神旷,野草尘心一样芟。

形式: 七言律诗

黄莘田端砚歌

得来好砚同好友,日日摩挲常在手。

伴吟墨使陈静轩,资写「黄庭」向晴牖。

闽中同嗜本有人,十砚老人莘田叟。

直如砚癖子瞻翁,不让风流钱可久。

湖曲百篇擅竹枝,草笺一部描花柳。

杨、李当时并盛名,津津脍炙千人口。

许都高士媲双丁,邺架连篇方二酉。

行遍江南又岭南,喜近素馨田百亩。

平生作吏拙催科,能扇仁风遍原薮。

放衙花底纸挥毫,判牍筵间杯在口。

相关性命砚兼花,自写胸怀诗与酒。

因此罢官归去来,清时何害风流咎。

囊中祗剩二千金,半购端溪紫云母。

归装十砚剩馀赀,还取珠江两姝秀。

桃叶、桃根泛棹归,燕子楼中甘白首。

陈迹回头百十年,浮云变幻成衣狗。

旧物星分到海东,连城荆璞为吾有。

「香草笺」中此砚诗,玉堂佳句镌其后。

漫说牛毛白蕉镵,勿誇鹆眼青华剖。

赚称铜雀赝未央,泥瓦尤嫌难涤垢。

兹珍润发细如脂,元玉之声清越扣。

我有清夜篪钟琴,棐几明窗堪配偶。

吾侪立脚重彝伦,大德不逾何足丑。

自来物固因人传,花木亦当敬欧九。

君不见信国当年玉带生,珍同圭璧辉琮玖。

造就金刚不坏身,二谢之名随不朽。

我砚人间亦既稀,无德以资良愧忸。

于今猛省修虔,善行嘉言书座右。

化为丹篆吐红光,万丈冲霄慑星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