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五十首(其十一)

碧天吹老金风色,氛昏一时收净。

莫霭催晴,朝曦减赫,秋在桐阴竹径。空青夜迥。

更银汉无声,明月如镜。

翠袖生寒,倚阑人怯露华冷。

柴门临水半启,恰稻华香送,秋家稼千顷。

红叶溪桥,黄华篱落,又是重阳节近,斜阳半岭。

对极目澄鲜。更添游兴,为语幽人,更移烟外艇。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这首《齐天乐》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宁静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秋景图。首先,"碧天吹老金风色,氛昏一时收净",开篇即以金风(秋风)的吹拂,渲染出秋天特有的凉爽与清新,同时暗示了季节的更替。接着,"莫霭催晴,朝曦减赫,秋在桐阴竹径",通过雾气散去,阳光减弱,桐树和竹林间光影交错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氛围。

"空青夜迥。更银汉无声,明月如镜",夜晚的天空更加深远,银河静默无言,一轮明月如同镜子般明亮,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夜景。"翠袖生寒,倚阑人怯露华冷",描绘了女子倚靠栏杆,感受到秋夜的寒意,以及对露水的敏感,增加了画面的情感层次。

"柴门临水半启,恰稻华香送,秋家稼千顷",通过半开的柴门、临水的景象,以及稻谷的香气,展现了农忙时节的丰收景象,充满了生活的气息。"红叶溪桥,黄华篱落,又是重阳节近",红叶点缀溪桥,黄花装点篱笆,预示着重阳节的临近,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斜阳半岭。对极目澄鲜。更添游兴,为语幽人,更移烟外艇",夕阳斜照山岭,视野开阔,景色宜人,激发了游人的兴致,诗人仿佛在邀请隐居之人,一同乘船于烟波之外,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收录诗词(101)

端木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齐天乐五十首(其十二)

劲风初应清商律,三千大千吹满。

乱叶敲窗,幽虫绕砌,顿把罗衣催换。新凉骤转。

正莲漏更长,月轮天半。

枨触秋怀,读书声里一灯剪。

闲阶添送爽气,听琤琮榈铎,宫征都变。

戍鼓宵严,悲笳莫急,谱出征夫哀怨。天涯岁晚。

想风雨关山,劳歌道远。漫倚金尊,画堂喧翠管。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齐天乐五十首(其十三)

小窗虚幌明于画,幽栖别饶佳胜。

斜汉流天,纤云让月,三五流星耿耿。

苔阶翠冷,又风飐流萤。一灯青映。

渐有蛩吟,秋意悄然出莎径。

更筹听过四转,镇澄思息虑,宛入禅定。

万籁无声,三霄自碧,一味新凉初迎。甘芳沁茗。

早浣尽尘襟,太虚同净。为相词仙,素心应共领。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齐天乐五十首(其十四)

嫩晴天色秋容靓,清光最宜晨起。

露宿滋苔,朝阳映树,空外蔚蓝无际。疏林带水。

爱收潦涵青,远烟凝紫。

画里溪山,数峰相对转苍翠。

潇斋时更静坐,有帘栊纳爽,图史祛睡。

老圃松凉,疏篱竹掩,人在黄华香里。

商猋到耳,又衣想装棉,扇悲藏笥。

珍重分阴,漫将春共拟。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齐天乐五十首(其十五)

莫天初觉斜阳速,疏林晚烟旋起。

玉宇澄晖,丝云敛影,浣出长空清翠。

寒蜺未已,又落叶纷纷,乱敲窗纸。

饱饭黄昏,晚菘新稻足珍味。

西风吹处渐老,夜堂人坐久,清绝秋气。

帘护华香,砧催木业,又近重阳节至。中庭似水。

有明月当阶,暗蛩吟砌。点检青编,短檠书味美。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