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行乐最宜连夜景,太平方觉有春风。
千金尽把酬歌舞,犹胜三边赏战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宴乐画面,通过对夜景的描写和春风的提及,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行乐最宜连夜景"表明了作者认为在夜晚享受音乐舞蹈的美好是最为适宜的,而这种享受能让人体会到"太平方觉有春风"般的舒适与和谐。这里的“太平”二字,常用来形容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之景象,但在此处,则被用以描绘心境之美好。
接着的"千金尽把酬歌舞"一句,显示了作者豪爽的生活态度,将所有的财富都用于享受和赞助艺术,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最后一句"犹胜三边赏战功"则是用来强调这种艺术享受比在边疆上看军事上的成就还要令人珍贵。这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艺术的重视,也反映出他可能对于战争与和平生活的态度。
司空图作为唐代诗人,他的这首诗体现出了当时文人雅士对于美好生活追求的一种心声,同时也反映出文学与艺术在那个时代的地位。
不详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桃芳李艳年年发,羌管蛮弦处处多。
海上应无三岛路,人间惟有一声歌。
佳人自折一枝红,把唱新词曲未终。
惟向眼前怜易落,不如抛掷任春风。
景阳楼下花钿镜,玄武湖边锦绣旗。
昔日繁华今日恨,雉媒声晚草芳时。
乱后人间尽不平,秦川花木最伤情。
无穷红艳红尘里,骤马分香散入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