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纪梦》由明代诗人徐威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对比,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句“百累长从梦里休”,以“百累”形容繁重的劳苦,暗示诗人从梦中醒来,摆脱了日常生活的重压。然而,“起来尘土塞胸头”一句转折,揭示了现实世界的纷扰与压力依旧存在,即使在梦中得到短暂的解脱,醒来后仍需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
接着,“溪山风雪年年路,灯火琴书夜夜楼”两句,将自然景观与个人生活紧密相连。溪山风雪象征着人生的艰难旅程,而灯火琴书则代表了内心的宁静与精神的慰藉。这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静谧与喧嚣之间复杂情感的思考。
“众草未愁啼鴂早,震雷堪报蛰龙幽”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啼鴂(杜鹃)的早鸣虽令人感伤,但并未引起诗人忧虑;相反,震雷的到来却能唤醒沉睡的巨龙,寓意着机遇与变革的力量。这里,诗人似乎在暗示,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内心的力量与希望依然存在。
最后,“人生只合推行止,云物无心自去留”两句,以一种超然的态度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诗人认为,人生应当顺应自然规律,无论是前进还是停留,都是自然的选择。云物的来去自如,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自由,提醒人们在面对生活的起伏时保持平和与豁达的心态。
综上所述,《纪梦》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梦境与现实、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洞察,还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我与世界关系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