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

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

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

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

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

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

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

悲风为我起,激烈伤雄才。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在涪江右岸的群山之中,有一座壮丽的紫色金华山
山顶上是蔚蓝的天空,阳光照耀着如玉的平台
我系船于峭壁边,拄杖探索曲折蜿蜒的小径
环顾四周,俯瞰层层山巅,眼前山谷开阔而宁静
雪岭上的阳光仿佛失去了生机,霜雁的哀鸣更添凄凉
仙子在雾中焚香迎接,仿佛仙人从天而降
这是陈公的读书堂,石柱上青苔斑驳
悲凉的风似乎因我而起,强烈地触动了我对英雄才子的感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古人在金华山游览的景象。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陈公学堂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英雄才俊命运多舛的感慨。

首先,“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一句,设定了整个诗歌的场景。金华山在这里被描绘成一个雄伟壮丽的地方,通过“紫崔嵬”的形容词,使人联想到古代神话中仙境的描述。

接着,“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一句,则将视线引向高空,展现了天与地之间的和谐美妙。这里的“蔚蓝天”和“垂光”都强调了一种超脱尘世、接近神圣的意境,而“抱琼台”的琼台,常常象征着仙界之所。

在“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对登山游历情景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探幽寻奇、超凡脱俗的情怀。这里的“系舟”和“杖策”,都是古人登山时使用的工具,而“绝壁”则形象地传递出一种险峻之感。

至于“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一句,则是诗人站在高处,对周围景色进行全方位的观察。这里,“四顾俯层巅”,强调了山势的层次和壮丽,而“澹然川谷开”,则描绘出了一种宁静而又开阔的自然美。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则通过对冬天山景的描写,以及神话故事元素的引入(如“玉女”、“雾里仙人”),增添了一种超现实的幻想色彩。

最后,“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风为我起,激烈伤雄才”则是诗人对陈公学堂的怀念,以及对英雄才俊命运多舛的感慨。“石柱仄青苔”的描写,让人想象到一个被岁月侵蚀但依旧坚挺的建筑,而“悲风为我起,激烈伤雄才”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情绪流露。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杜甫在自然美景面前的感性描写,更通过对陈公学堂遗迹的怀念,表达了一种对于英雄过往、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冬狩行

君不见东川节度兵马雄,校猎亦似观成功。

夜发猛士三千人,清晨合围步骤同。

禽兽已毙十七八,杀声落日回苍穹。

幕前生致九青兕,骆驼?峞垂玄熊。

东西南北百里间,髣髴蹴踏寒山空。

有鸟名鸲鹆,力不能高飞逐走蓬。

肉味不足登鼎俎,何为见羁虞罗中。

春蒐冬狩侯得同,使君五马一马骢。

况今摄行大将权,号令颇有前贤风。

飘然时危一老翁,十年厌见旌旗红。

喜君士卒甚整肃,为我回辔擒西戎。

草中狐兔尽何益,天子不在咸阳宫。

朝廷虽无幽王祸,得不哀痛尘再蒙。

呜呼,得不哀痛尘再蒙。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北风

北风破南极,朱凤日威垂。

洞庭秋欲雪,鸿雁将安归。

十年杀气盛,六合人烟稀。

吾慕汉初老,时清犹茹芝。

形式: 古风

北征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

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

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

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

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

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

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

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靡靡踰阡陌,人烟眇萧瑟。

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

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

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

邠郊入地底,泾水中荡潏。

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

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

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

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

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

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

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坡陀望鄜畤,岩谷互出没。

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

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

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

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

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

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

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

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

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

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

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

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

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慄。

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罗列。

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

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

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

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

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

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

新归且慰意,生理焉能说。

至尊尚蒙尘,几日休练卒。

仰观天色改,坐觉祅气豁。

阴风西北来,惨澹随回鹘。

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

送兵五千人,驱马一万匹。

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

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

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

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

官军请深入,蓄锐何俱发。

此举开青徐,旋瞻略恒碣。

昊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

祸转亡胡岁,势成擒胡月。

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

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

奸臣竟菹醢,同恶随荡析。

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

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

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

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

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

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

园陵固有神,埽洒数不缺。

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形式: 古风

去矣行

君不见韝上鹰,一饱则飞掣。

焉能作堂上燕,衔泥附炎热。

野人旷荡无腼颜,岂可久在王侯间。

未试囊中餐玉法,明朝且入蓝田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