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代诗人方子容的《西龙潭》,以“西龙潭”为题,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庄严的山中修行景象。
首句“风云未借且潜藏”,描绘了风云未起,天地间一片宁静的景象,为后文营造出一种隐秘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峰上谁欤起道场”,提出疑问,引人遐想,峰顶之上,究竟何人在此建立修行之所?
“禅子坐听金竺语,老人拜献玉函方”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僧侣与长老在道场中的修行情景。禅子静坐聆听佛法,老人则恭敬地献上珍贵的玉函,展现了修行者对佛法的虔诚和尊重。
“法轮广大乾坤转,岩洞幽深日月长”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法轮比喻为佛法的传播,象征着佛法如同宇宙般广阔无垠;岩洞的幽深则象征着修行者的内心世界,日月之长则寓意时间的悠长,强调了修行过程的持久与深远。
最后,“千古不愁为佛护,夜潭勤礼玉毫光”表达了对佛法永恒保护的信念,以及修行者即使在夜晚也坚持礼拜,追求心灵光明的决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佛教修行的精神内涵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